6月17日早上,医院放射影像科医师李灿和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阅片。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各式各样的“片子”。病人们检查后的图像,医院的PACS系统,传输到她面前的显示器上,而她的任务就是找出各种影像片背后隐藏的问题。
结果没多久,就遇见了一个难题,卡壳了。
患者是一位55岁的中老年女性,做了胸部CT增强检查。通过图像可以看到,在患者的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和左肺下叶,各自长着一个肿块。肿块本身并不稀奇,肿瘤、炎症都可形成肿块,但这个患者的病灶,迥异于往常看到的那些,让李灿犯了难。
这个病人的三个“肿块”,无一例外,都是脂肪密度的,非常少见。通常瘤体的形态总体上有一个团块的特征,良性的规整一些,恶性的毛糙一些,眼前的“肿块”,却缺少了瘤体的形态,仿佛一个个摊开的荷包蛋。病灶的分布也很让人费解。大多数原发肿瘤都是孤立分布;或者“一大多小”,即一个原发病灶加多个转移灶,而这个患者的“肿块”,数量不少,大小相仿。
那会不会是多中心起源的肿瘤呢?
肺内肿瘤、含有脂肪、又是多发……种种字眼在李灿脑子里汇聚,她想到错构瘤、脂肪肉瘤、畸胎瘤,又一个个排除。
“管老师,你来看看!”李灿开始找起场外援助。
管银鑫老师比她多工作几年,可也没见过这样的病例。透过一张张图像,来分析疾病,需要结合解剖、病理、生理各种知识,还带着那么点“直觉,也就是有时候的所谓“经验”。
管银鑫若有所思,说“不像肿瘤”。但到底为啥不像,又像什么,也说不上,“你再看看她的病例。”
李灿迅速打开住院系统,翻看病人的各项检查。感染指标一切正常,肿瘤指标也没任何异常,而且病人医院做了同样的胸部增强检查,检查描述和今天一样,但没有给出诊断的意见。
“这就奇怪了,就是感染,也该有变化。肿瘤也不像,块里面都是油,掉进油桶里了么?”李灿自言自语。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突然给管银鑫带来了思路。
对啊,脂肪密度,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各种油脂,有植物油、动物油、工业油……会不会肿块内的脂肪其实是外来的呢?病例里没有提及,那就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办法,直接询问患者病史。
打电话给病人,病人也很配合。首先是询问职业,看看有没有特殊的接触史。病人多年前是绣花的,并没有什么特殊。接着又询问有没有基础疾病,病人也一一回答。确实没什么特别的,这个病人平素健康,没有不良习惯,也无有害接触史,这次属于体检偶然发现。
管银鑫突然问道:“你有没有鼻炎?”
病人有点奇怪医生为什么问到这个,但还是立刻回答:“有啊,我鼻炎十几年了。”管银鑫攥紧拳头,问:“治疗呢?有没有治疗?”病人补充说:“有治疗,我老公一直给我用滴鼻液。”
管银鑫一拍大腿,就是这个了!立即问滴鼻液的牌子,上网一查,果然,成分表里赫然写着“液状石蜡油”。罪魁祸首找到了,就是这个。
原来,这种滴鼻液进入鼻腔很容易被患者误吸,其中的矿物油会减少气道黏膜表面的活性物质,进入肺泡的油滴会因为汇聚而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结节,外形与肿瘤相似。进入肺泡的油脂由于巨噬细胞无法代谢,导致巨噬细胞凋亡后油脂会反复释放到肺泡内,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脂质肉芽肿、慢性炎症、间质纤维化等的形成。
管银鑫翻开文献书,直接查找脂质性肺炎,很快翻到,书上明确写着:“外源性类脂质性肺炎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特发性肺部疾病,系肺内异常沉积脂类物质所发生的,一般成人多见于误吸滴鼻液中的石蜡油,儿童多见于误吸鱼肝油!”
管银鑫不仅感慨,“看,每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实前人不但都给解决了,还把它写在了书上。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跟上前辈的思路,和它们擦出智慧的火花。”
没多久,床位医生打来电话询问结果,听完后,她也认可放射影像科的判断。补充说“患者之前做过支气管镜检查,没有找到癌细胞。”这样一来,生活接触史、临床症状、影像表现都完美契合,基本就肯定了这次的诊断。
七分诊断三分治疗,影像学检查最终的诊断报告对患者的下一步治疗非常关键。
“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肿块,如果放射科医师认为是肿瘤,患者可能就需要手术;如果认为是炎症,就要用抗炎药物治疗。但也有可能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所以,一旦如果放射科医师判断错误的话,临床治疗方案也很可能就错了,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医院放射影像科主任陈均说到,“其实放射影像科的工作有时候就是如此,当没找到思路时,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一旦找到突破口,又是那么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而拨开迷雾、探寻图片后面的真相,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和方向,为患者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依据,就是放射影像科医师工作的最大乐趣,也是放射影像科医师的价值所在。”通讯员管树人张凌丽
校对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