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脂肪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蔡修宇教授肺癌免疫治疗耐药及临床策略
TUhjnbcbe - 2021/8/13 14:51:00
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81103/6621862.html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为肺癌患者带来长久的生存获益。但是随着临床应用的逐渐广泛,在一线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约30%-50%表现为短暂获益或不获益,提示免疫耐药的存在。明确耐药机制、筛选获益人群是当前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01免疫治疗的耐药模式有哪些?免疫治疗的耐药模式主要有:

原发性耐药,即肿瘤对于初始免疫治疗无反应;

适应性耐药,即肿瘤对于免疫治疗的一种抵抗机制,其中肿瘤被免疫系统识别,但它通过适应免疫攻击来保护自身;

获得性耐药,即肿瘤最初对免疫治疗有反应,但是一段时间后出现疾病复发或进展。

原发性耐药是指在免疫药物暴露时间大于6周的前提下,肿瘤并未产生应答,需要影像学再次确定的疾病进展。可能的机制包括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肿瘤免疫原性降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等。适应性耐药是指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肿瘤,但是肿瘤能够通过适应免疫攻击来保护自己。考虑到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进化特点,适应性免疫耐药可能在临床上表现为原发性耐药、混合反应或者获得性耐药。获得性耐药即免疫最初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在后续出现肿瘤应答丢失、疾病进展。获得性耐药要求药物的暴露时间大于6个月,同样需要影像学再次确定的疾病进展。可能的机制包括肿瘤衍生出新的耐药突变株及肿瘤微环境的变化等。02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有哪些?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肿瘤内部相关耐药机制、肿瘤细胞外部耐药机制和宿主相关因素。

肿瘤内部相关耐药机制

1)驱动基因活化肿瘤细胞的基因组或表观遗传的变化可介导免疫逃逸。肺癌有丰富的驱动基因,其中一些基因的改变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鼠类肉瘤病*癌基因(Kirstenratsar
1
查看完整版本: 蔡修宇教授肺癌免疫治疗耐药及临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