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7/27 16:21:00
几十年前,肺癌几乎可以和死亡划上等号,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的进行,医学界对于肺癌机制和诊疗的探索认知也逐步加深。特别是近年来,肺癌领域风起云涌,无论是外科微创技术和手术技巧,还是内科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都迎来了新的突破,肺癌治疗格局和以往大有不同,医生面对病情束手无策的无力感正在日益减少。年5月27~29日,丁香园肿瘤学术节?肺癌篇肿瘤学术盛典,26位权威大咖聚焦肺癌的内外科发展和前沿热点,带领我们重新审视肺癌治疗新格局,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外科篇聚焦精准微创,分享全新技术技巧对于早期肺癌,手术切除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肺结节的精准诊断、术前明确肺癌病人pTNM分期,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医院陆方晓教授提出了诊断多发肺结节过程需要抓住分布方式、原发与转移的关系、病变主要矛盾三个关键要素。医院汪潜云教授则通过临床实操视频展示以及相关病例分析介绍了纵隔镜这一创伤小、操作简便、取材满意的肺癌术前病理分期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手术中肺部小结节的定位方法和手术操作也有新的升级。医院沈亚星教授介绍了立体定位法,通过临近解剖结构,如较为固定的肺尖、静脉上下缘、前后肺压迹等,进而找到肺部小结节。医院钱坤教授则介绍了荧光胸腔镜、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等非经皮穿刺的肺小结节手术辅助定位方法,减少患者创伤,更快康复。医院马林教授和医院朱云柯教授通过手术录像,分别介绍了单孔胸腔镜肺手术不同部位切除流程的优化及相关操作技巧,以及华西胸腔镜基底段切除技术经验,解决了该部位不易暴露、不易辨认、不易分离的难点。除此之外,肺癌手术的新辅助治疗也有了全新进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赵泽锐教授指出,Ⅲ期NSCLC新辅助治疗模式多样,其中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其病理学缓解率在现有报告中最高,可能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医院卢笛教授也认为免疫治疗在新辅助/辅助治疗中富有潜力,免疫联合化疗是经典方案,可使患者获得远期生存获益,也期待进一步的探索验证。内科篇免疫靶向齐飞,带来更多治疗方案选择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为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获益带来了更多可能。医院曾剑教授梳理了NSCLC常见突变位点分子的靶向治疗现状,其中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治疗是迄今为止NSCLC治疗的里程碑,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近期在患者生存和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方面表现出优势,成为首选的一线治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岩教授则提出,延长OS是EGFR-TKI疗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可以通过优化一线治疗方案或者优化序贯治疗方案实现。医院樊慧珍教授指出,EGFR-TKI二代达克替尼和三代奥希替尼可使对于经典EGFR突变获益从PFS扩展到OS。医院梁颖教授则指出,阿法替尼对携带外显子18~21单突变或复合突变的NSCLC有效,EGFR非经典突变患者接受TKI加化疗的联合治疗则可能是未来的探索方向。针对ALK阳性NSCLC患者的,ALK-TKI也不断更新。医院苏瑾教授和王媛媛教授强调,精准检测可以预先判断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指导药物选择,发现新的融合类型以及耐药管理。而面对即将到来的ALK-TKI四代同堂格局,如何排兵布阵仍是患者长期获益的核心问题。免疫治疗方面,医院何雅億教授谈到,免疫治疗能为EGFR、ALK野生型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PD-L1可以作为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但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侯雪教授则提出,无论PD-L1状态和组织学类型,免疫联合化疗治疗NSCLC患者可全面获益,包括总生存期延长、客观缓解率提升、疾病进展风险降低等。复医院朱正飞教授介绍,在晚期NSCLC免疫治疗联合放疗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这一技术的患者目前观察到的总体疗效更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赵媛媛教授对特殊人群晚期NSCLC的免疫治疗进行了解析,例如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不同驱动基因免疫治疗的疗效不同。广州医院周承志教授通过真实临床案例强调,免疫检查点药物治疗可能发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高度类似自身免疫性疾病,越重症越具突发性和可逆性。前沿篇聚焦更多前沿,探索研究新方向内科抗肿瘤药物、外科支持技术、科学试验结果、临床经验总结……肺癌领域的前进之路马不停蹄。随着药物的应用,耐药是一大热点问题,医院尤长宣教授基于EGFR-TKI不同的耐药机制提出了应对策略。例如CS顺式突变的耐药患者联合治疗有效,且四代EGFR-TKI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医院邵宜教授则提出了三代EGFR-TKI耐药的应对策略,临床可根据症状及临床进展模式决定后续治疗策略,其中有症状、多病灶者需改变治疗方案。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蔡修宇教授则介绍了免疫治疗耐药的临床策略,预防和克服免疫治疗耐药的策略包括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不同靶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除了耐药问题,广州医院张亚雷教授指出,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亚临床肺癌阶段是最佳筛查期,DNA甲基化检测作为液体活检的一种方法之一,非常适合肿瘤早期诊断。上海医院成兴华教授介绍了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途径,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可使术后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中转率更低。医院顾兵教授分享团队相关研究,揭示了良性恶性、肺癌早期与中晚期呼吸道菌群的组成及特点,以及特殊菌群与PFS的相关性。医院沈建飞教授强调,科研选题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提出研究问题是核心,阅读是关键,需要思考有哪些数据材料可用,并以SEER数据库为例,介绍了如何获取免费数据库的资料,帮助发表肿瘤外科相关论文。小结肿瘤学术节肿瘤学术盛典,为我们搭建了开放、便利的专业平台,26位肺癌领域专家汇聚一堂,大咖与大咖的交流,老一辈与新青年之间的教与学,无疑是一场肺癌领域的知识盛宴,也让我们充分领略了肺癌诊疗技术「内外兼修」的全面发展。相信未来随着更多医务工作者的传承与创新,总结与进步,肺癌诊治管理能够更进一步,为更多患者带去福祉。↓↓↓点击阅读原文,可观看会议回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