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矢状面T1WI示T11~T12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肿块呈等、高混杂信号(箭)。图2T2WI示肿块呈不均匀高信号(箭)。图3T2WI抑脂序列示肿块呈高信号,内见少许条索状低信号(箭)。图4T1WI抑脂增强扫描冠状面示肿块呈明显较均匀强化,边界清楚,肿块沿左侧椎间孔向椎管外延伸(箭)。图5T1WI抑脂增强扫描横轴面示肿块呈哑铃状跨椎管内外生长,左侧椎间孔扩大(箭)。图6CT平扫横轴面示椎管内软组织密度肿块沿左侧椎间孔生长,密度较均匀,与脊髓分界不清(箭)。图7镜下示肿瘤由平滑肌、脂肪及厚壁血管组织构成(×,HE)。
病例资料患者,男,76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行走不稳半年入院。查体: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部活动受限,T11~T12棘突间及椎旁压痛,伴下肢放射痛,股神经牵拉实验阳性。左下肢肌肉轻度萎缩、前外侧痛觉减退;左股四头肌肌力3级,右股四头肌肌力4级;双下肢肌张力亢进,双膝反射及左侧踝反射活跃,右侧踝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阴性。入院后血常规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MRI示T11~T12水平椎管左后方硬膜外大小约37mm×11mm×46m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形态不规则肿块,T1WI呈等、高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2抑脂序列大部分呈高信号,内见少许条索状低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较均匀强化,边界清楚,病灶沿T11/T12左侧椎间孔向椎管外延伸,左侧椎间孔扩大,局部硬膜囊及脊髓受压右移(图1~5)。CT平扫示椎管内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约38HU,密度较均匀,与脊髓分界不清(图6)。
手术及病理:T11~T12椎管见巨大肿块并伸入左侧椎间孔,脊髓明显受压,肿块呈灰白灰褐色,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予以完整摘除。镜下病理:肿瘤由平滑肌、脂肪及厚壁血管组织组成(图7),免疫组化Calponin阳性。病理诊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讨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发生于肾脏、肝脏等部位,发生于椎管者罕见,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为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MRI为椎管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本例磁共振T1WI病灶内见少许高信号灶,其抑脂序列呈低信号,提示病灶内含有脂肪成分,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说明病灶血供较为丰富。病灶沿左侧椎间孔生长延伸至椎管外,呈哑铃状,容易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绝大多数位于硬膜下,少数位于硬膜外或同时累及硬膜内外,可沿椎间孔延伸至椎旁,病灶形态及强化方式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较为相似,但神经源性肿瘤病灶周围脂肪一般为硬膜外脂肪受推压所致,边界清楚,瘤体内不含脂肪,磁共振增强扫描及抑脂序列可相鉴别。本病与椎管内血管脂肪瘤影像表现亦极为相似,血管脂肪瘤为椎管内少见肿瘤,病灶内含有血管、脂肪,且可沿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影像表现难以鉴别,需依靠病理,血管脂肪瘤病理上以血管及脂肪成分为主,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血管、平滑肌、脂肪三种成分构成。因本例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还需与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大多来自椎体并延伸到硬膜外间隙,单纯位于硬膜外者罕见,因海绵状血管瘤内常有出血,T1WI可呈高信号,抑脂序列信号无减低可相鉴别。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本例手术中病灶完整剥离切除,术后半年复查未见复发,脊髓形态恢复正常。
专家点评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罕见,其在临床和影像表现上与血管脂肪瘤难以区分,文献报道前者更易发生于椎管腹侧。病理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含血管、平滑肌、脂肪三种成分,而血管脂肪瘤含血管和脂肪两种成分。国内外文献常将硬膜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血管脂肪瘤一并讨论,两者共占脊柱肿瘤的0.14%,大多为个案报道。
该病例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除患者发病年龄偏大、病灶沿椎间孔生长这两点外,其余征象均符合典型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血管脂肪瘤表现:常见于中年患者(40~50岁为主),好发于胸段脊柱,绝大多数位于椎管内硬膜外,沿脊柱纵向生长,病灶内含有脂肪成分(MRI脂肪抑制序列检测脂肪较敏感),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瘤内血流较慢常未见扭曲扩张的流空血管影。此外,部分病例可侵犯周围骨质及软组织,易误诊为恶性病变。CT对于该病的诊断价值有限,MRI是诊断的主要手段。
该病需与硬膜外含脂肪的病变鉴别,主要包括脂肪瘤、脂肪过多症、脂肪肉瘤。脂肪瘤及脂肪过多症病灶内含大片样成熟脂肪,且增强扫描无强化。硬膜外脂肪肉瘤罕见,病灶一般呈分叶状、境界不清,常有不规则厚的分隔,在T2WI上病灶常可见高信号坏死区。此外,该病还需与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海绵状血管瘤多呈分叶状,其内常可见扭曲扩张的流空血管影,T2WI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的含铁血*素环,瘤内出血在T1WI上呈高信号影,但其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上信号无减低。
(医院医学影像科戚荣丰,张龙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