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导读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结肠镜筛查和及时的内镜下息肉切除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来说,不管进行筛查还是针对临床症状的检查,其患结肠癌的危险等级取决于结肠镜中发现腺瘤的数量、病理和腺瘤的最大直径,准确地测量息肉及腺瘤大小对于结肠癌的筛查和随访至关重要。
目前已经证实,腺瘤的大小是患者结肠镜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患结肠癌风险的重要预测因子,当患者的腺瘤直径≥1cm时,其发生结肠癌及高级别病变的风险明显高于仅有小腺瘤或无腺瘤的患者。根据美国和欧洲肠癌筛查指南,在结肠镜筛查和息肉切除术中,腺瘤直径≥1cm和病理带有绒毛状结构以及高级别异常增生都属于高级别病变,检出较大腺瘤的患者需要比检出较小腺瘤的患者接受更短的随访间期(3年比5~10年)。此外,最近的研究显示,近端结肠>1cm的无蒂锯齿状息肉(sessileserratedpolyp,SSP)的存在会同时增加患者患同期和非同期肿瘤的可能性。然而,在当前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实践中,息肉及腺瘤的大小仅能依靠临床医生的主观判断,其可靠性受学界质疑,但尚无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能够客观评价息肉及腺瘤大小。本综述通过对近年来内镜下息肉及腺瘤大小测量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汇总,为临床实践中息肉及腺瘤测量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以期能够探索出能够适用于临床的测量技术方法。
一内镜医师主观估计自内镜技术出现以来,内镜下息肉大小的测量一直都是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