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病例分享
结肠癌肝肺转移
病人女性,患病时45岁,3年前出现便血症状,确诊为结肠癌,病理为隆起型腺癌,同时发现结肠周围淋巴结转移。
患者确诊后行结肠肿物切除术,术后化疗2个月,一年后发现肝转移,行肝部肿物切除术,术后化疗2个月,4个月后发现肝部肿瘤加重,行射频治疗,后口服靶向药治疗3个月,放疗10次,效果不明显,次年4月发现肿瘤标志物增高,肺转移,行免疫治疗1次,入院时,患者上腹部饱胀不适症状,阵发性咳嗽,B超提示:肝脏形态不规则,包膜欠光整,肝区回声中粗光点,分布不均匀,血管纹理不清晰,肝右叶可见一稍高回声区,边界不清晰,大小28*23mm,肝左叶见一个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大小60*51mm。CT提示:双肺可见高密度结节影,大者直径约24*17mm,右肺中下叶及左肺见少许条索影。
目前像这种结肠癌肝肺转移的治疗,大部分以手术、化疗、口服中药等为主,但效果有限,手术只能针对病灶较少的患者,且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非常大,据统计,仅有20%患者在术后没有复发转移;化疗也不能控制复发转移,且有很大的*副作用,这名患者在经历了手术之后又进行了4轮化疗,肝脏病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加重,放疗则因为其放射线照射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例如放射线肠炎等。
这位患者我们对他肝脏移病灶用了缓释库疗法,对其肺转移病灶用了器官靶向治疗,经过治疗,患者腹部饱胀不适症状消失,咳嗽症状缓解,后患者复查,肝肺转移病灶明显缩小,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结肠癌的危险因素基本明确,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生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其早期没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腹胀、消化不良、便血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及时检查、治疗,同时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饮食,增加蔬菜等膳食纤维摄入量。
缓释库疗法优点:1、创伤小、痛苦小:不同于手术,缓释库疗法所用的针和针灸针差不多大小,直达肿瘤病灶,能打屁股针就可以做缓释库治疗。
2、毫米级精准空间靶向:由于是在B超、CT影像下操作,对病灶进行毫米级调校,实现精准定靶。特别对微小病灶,或紧邻血管、神经的危险病灶,实现多角度精准定靶零距离歼灭病灶。歼灭只作用于肿瘤细胞,不会对周边正常器官造成损害。
3、副作用小,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抗癌药物在缓释剂的作用下,缓慢释放,提高了局部的药物浓度,由于药物不参与血液循环,减少了药物对身体正常组织的伤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尊严地、无痛苦地延长生命。
青春之花绽放的时候总会经过风雨的洗礼,坚强的花瓣只会迎着风雨更猛烈的绽放,因为它们相信,风雨过后是和煦的阳光,历经暴风雨的花朵会开放的更美丽。
愿天下无癌!
如何找到我们
联系我们:
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