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脂肪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壶老酒喜相逢
TUhjnbcbe - 2021/1/8 20:38:00
http://www.ydjhn.com/zcmbzz/10274.html http://www.ydjhn.com/zcmbzz/10274.html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在现在社会,人们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发生了极大改变,高血脂、冠心病、肥胖、脂溢性脱发等与“脂”相关的疾病逐渐增多。面对此类疾病,临床大家叶橘泉却通过妙用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先生的防风通圣散取得了极好的疗效。其中的临证选方经验是什么?小编今天带您一文掌握——

处方组成

防风6~12g,荆芥6~9g,连翘6~12g,麻*3~9g,川芎6~12g,当归6~12g,白芍9~15g,白术6~12g,山栀子6~12g,*芩6~12g,石膏15~24g,桔梗9~15g,滑石12~24g,大*6~12g,芒硝3~9g,薄荷3~9g,甘草3~9g,水煎服。

芒硝分数次冲服。本处方也可以按以上比例水泛为丸,如小豆大,每次6~9g,温开水送服。

临证直觉诊断(一)——辨证

颜面升火,口苦咽干,头眩头重,肩部发硬,胸闷动悸。时有浮肿,大便秘结,尿少色*。腹部以脐为中心呈现膨满状态(大腹便便)。舌质偏红,苔薄*或*腻,脉滑数。

临证直觉诊断(二)——辨病

1.单纯性肥胖症。

2.高血压病,高脂血症。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头颈部疖肿或痤疮。

5.身体各部位的脂肪瘤。

6.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

临证直觉诊断(三)——辨体质

便秘体质,体格健壮或肥胖,面色红赤或满面油光(俗称中风体质)。

慎用或禁忌

高龄体弱,孕妇或长期腹泻者应慎用或禁用本方。

首位提出“方证学”概念的经方临床大家——临床加减应用

1.单纯性肥胖症本方加鲜荷叶、杜仲叶、茯苓。

2.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本方加车前草、连钱草、决明子。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本方加全瓜蒌、丹参、鱼腥草。

4.头颈部疖肿或痤疮本方加野菊花、金银花、紫花地丁。

5.身体各部位的脂肪瘤本方加决明子、苍术、山楂肉。

6.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本方加清明柳嫩叶、茅莓、龙胆草。

临证医案与心得01多发性脂肪瘤

刘某,男性,41岁,五七干校农场食堂炊事员。年8月初诊。

患者自诉6、7年前开始,在后颈部、腹部、腰部、臀部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皮下肿瘤,左侧腰部的肿瘤部位有疼痛感。医院(现医院)外科被诊断为多发性脂肪瘤。统计下来,全身共有63个脂肪瘤,小的如杏仁,大的如银杏,左侧腰部有2个如鸡蛋大。外科医师认为局部肿瘤疼痛是因脂肪瘤增大压迫神经所致,建议手术切除几个大的脂肪瘤。患者不愿手术,回到干校后来到中心医务室中医科要求服用中药。

患者自诉平素血压偏高,血中胆固醇数值亦高,体格检查被诊断有动脉血管硬化症,工作劳累或睡眠不足时即感觉头重颈强,肩背沉重,口苦咽干,小便*赤,大便干结(经常要服通便之中成药清宁丸)。

视患者体格高大且肥胖,动则气喘,面部油光发亮,鼻部发赤(酒渣鼻),两侧眼结膜充血,按其肩背部坚如岩石,大腹便便。腰、腹、臀、腿等部位可触及多个质地中等之肿瘤。舌质暗红,苔*腻,脉滑数有力。

证属表里俱实,里热蕴结,治以清疏蕴热,通便散结。方取防风通圣散汤剂:

防风9g,荆芥3g,连翘6g,麻*3g,川芎6g,当归9g,白芍9g,白术6g,山栀子9g,*芩9g,石膏12g,桔梗9g,滑石12g,大*9g(后下),薄荷3g(后下),甘草3g,水煎服。芒硝9g分数次冲服。

服药14剂后,患者自觉大便通畅,继服14剂后,体重减轻了2.5公斤,患者喜出望外,要求继续服用该方。服药1个多月后,患者的体重又减轻了2公斤,且脂肪瘤部位的疼痛已经消失,患者的其他不适症状均有所减轻,身体各处的脂肪瘤都有不同程度的变软变小。

我遂将原处方改为同仁堂生产的防风通圣散丸剂,嘱患者坚持长期服用。1年后,患者调回南京工作,时常与我保持联系,告诉我不仅体重又有所减轻,而且脂肪瘤也进一步变小变软,尽管没有完全消失。此外,由于上呼吸道周围的脂肪减少,现在夜间打呼噜的情况亦大为减少。最让他高兴的是,血压有所降低,血液检查提示胆固醇数值也有显著下降。

辨证、辨病、辨体质七十年临床心得——02脂溢性脱发,颜面痤疮

严某,男性,30岁,内科医师。年6月初诊。

患者自诉数月前起发现头发脱落较多,早晨醒来枕头上布满头发丝,每次洗头时脸盆水中漂着黑乎乎的头发,自己曾经数过,每次大约有二百多根。医院皮肤科就诊,诊断结果均为脂溢性脱发,医师都称此病无特效药。中医皮肤科给其处方利湿祛脂或养血乌发的处方或单方,但服之均未见效。患者为之烦恼,夜不能眠。由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马老师介绍来我院就诊。

观患者体格健壮,面色偏红,油光满面,颜面及颈背部有数十处痤疮。眉弓、鼻唇沟及耳前后均分布有*红色斑片。头发色黑但充满油脂,头皮亦有油腻性鳞屑和结痂。患者自诉头皮有时甚痒,大便已3天未解。

脂溢性脱发是指皮脂溢出部位的炎症所致的脱发,证属湿热蕴结,表里俱实。治以清热化湿,通腑养发,方选防风通圣散丸剂(同仁堂制),1次9g,1日3次,温开水送服。

患者服药第2天解大便后,自己能见到储便器里大便的表面漂着一层油脂,他推测这油脂是中药分解脂肪后排出的产物,于是他更加有了信心,坚持每天服药。1个多月后,其头面部的油脂分泌有所减轻,头发脱落也有减少。患者身为内科医师,知道改善体质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于是他持之以恒,每天3次认真服用中药。10个月后,患者从上海来南京告诉我,虽然每次洗头后仍掉头发,但数量大为减少,维持在几十根左右。现在大便通畅,体重减轻,颜面及颈背部的痤疮都无影无踪了。

临床实战经典指导书

叶橘泉先生是首位提出“方证学”概念的临床家,是近代经方医学具有代表性的大家。本书原名《临证直觉诊断学》,是叶橘泉先生最为重视的著作。临证直觉诊断(辨证、辨病、辨体质)是中医大夫的经典辨证模式,书中记录了叶橘泉先生在临证直觉诊断中常用的76种重要处方,其中包括经验方、经方、时方,每种处方的后面列举了著者临床治疗的医案。集叶老七十年临证经验的干货好书,不容错过——

《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

消水肿,一味药即可

中国人的心与身体,总要到达敦煌一次

6付药让顽固荨麻疹明显好转,玄机是……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叶橘泉临证直觉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叶橘泉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TUhjnbcbe - 2021/1/8 20:38:00
http://www.yongjizx.com/yjqs/10530.html http://www.yongjizx.com/yjqs/10530.html
帮扶责任人篇

孙文扬:国网涞源县供电公司王安镇供电所副所长

41岁的孙文扬,年3月开始结对帮扶涞源县金家井乡岳家庄村3户贫困户。截至今年11月,他累计完成50余次入户帮扶工作,与脱贫户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大事小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开辟致富门路。

年11月,岳家庄村整村脱贫。同年底,该村通过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脱贫户对孙文扬的帮扶工作满意度%。

段福林老人平时喜欢喝上一口,孙文扬(右)来到老人家给他带上一坛高粱酒。本报记者贾博钧摄

阴雨天,孙文扬(中)帮助张正方遮盖玉米。本报记者贾博钧摄

“看那个穿红袜子的,就是段大爷。”11月22日,给记者指了下方向,怀抱一坛高粱酒,孙文扬大步流星,朝涞源县城里村村口走去。

十几位老人正在那儿晒太阳,其中一位瞅见孙文扬,忙不迭收起烟袋锅儿,微弓着背迎上前喊:“来啦,走,咱们回家。”

段大爷就是段福林,今年85岁,岳家庄人,是孙文扬对接帮扶的脱贫户之一。老人平时住在村里,入冬后就搬到儿子家住。

回到家,接过酒,老人喜上眉梢。

帮款帮物不稀奇,送酒,记者还是头回见。

“老人有两大爱好,一是看书,二是喝酒。”拿起茶几上的《西游记》,孙文扬笑着解释,“老爷子识文断字,爱看书;喝酒则是一天两顿,一顿二两,也不多喝。”

年3月,头一次入户,孙文扬撞到这样的场景:一大早,老爷子铺盖一卷,炕头摆好酒菜,听着老戏,开喝。

因子女离家较远,不能经常回来照顾,孙文扬隔三岔五往老人家里跑,陪聊天,讲*策,扫卫生,外带还送米面油、床单被罩,但老爷子最喜欢的还是酒。所以,在孙文扬的帮扶清单里,就有了酒这一项。

“我小时候没享过福,结婚还早,家中5口人,靠我一个劳力,吃了上顿,赶不上下顿。早些年,教过书、修过路、当过会计,走南闯北,啥事也干过,啥苦也吃过。”提及往事,段福林不断用袖口擦拭眼角,“没想到,老了,老了,享福了。为修我的老屋,文扬四处帮着联系,没少操心。现在我就盼着春天来了,赶紧搬回新屋。没*的好*策,哪有今天的好日子,还想咋整?知足,知足。”

同文扬赶往岳家庄村,站在村路上向西望,段福林的新房外墙雪白,煞是醒目。

段福林家没大门,石块堆成的院墙就半人来高。院里与新屋形成对比的是保留下来的西配房,土坯垒砌,纸糊窗棂。“以前北屋就这样。当时,为帮老人申请危房改造项目,没少来,有个月跑了6趟。去年房子修缮一新,我才算踏实。”孙文扬说,今年,老人家的收入有合作社分红、光伏分红、农业综合补贴、低保金、老龄补贴等,共计1万多元,加上儿女照应,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村里一条幽深胡同的尽头,便是张玉兰家。

“是文扬来了吗?”尽管隔着门帘,尽管一边耳背,坐在堂屋里的张玉兰依旧辨出了孙文扬的脚步声。

张玉兰,70岁,因半身不遂常年卧病在床。在孙文扬奔走下,年其老伴段文被纳入低保范围,他们的老屋也得到修缮。

这两件事,扎扎实实办到了张玉兰心坎上。

村路向东,记者随着孙文扬一路进了张正方家。

张正方今年62岁,患有肺气肿、高血压,老伴孙秀花则患有心脏病、多发性脂肪瘤,儿子张凯歌身体有残疾。

头一次入户走访,他们家气味刺鼻,插不下脚。当时,张正方的女儿还没出嫁,一家四口挤在三间小房中。

为解决生活难题,孙文扬多方跑动,积极与村、乡两级沟通,去年总算帮张正方在老屋旁修建了两间新房。如今,凯歌搬入了新房子。

张正方家门前,百年核桃树下,孙秀花一眼瞅见孙文扬,赶上前拽住文扬的袖子往家里让,“咋又来咧,快往屋里坐。”

小院里堆满玉米棒,半人高,仅留了一条小小的过道。

除了家里的三亩多地,张正方还种了一些荒地,总共20亩,今年收了近两万斤玉米。因干不了重活儿,种、收,由女儿女婿帮着,平时他干点杂活。“以前出去打工,各种医药费花出去,一个月连肉都吃不上,一年下来还拉饥荒。现在*策这么好,日子不愁,闲着等吃喝,过意不去。我利手利脚,还得干活,还得奔小康。”

除了侍弄玉米地,在孙文扬帮扶下,张正方还养了30多只羊,前些日子卖了10来只,挣了1万多元。“明年粜了玉米,能挣两万多,我打算再多买些羊,争取上规模。”算着经济账,张正方乐得合不拢嘴。

以前老两口儿,最放心不下的是凯歌。年,孙文扬多方协调,凯歌也有了低保。

现今老人的老屋中,卧室收拾得挺利落,堂屋里还摆放了洋绣球、九月菊。“每回来,文扬都帮着收拾,我们过意不去,自己也注意了。今年养了些花草,沾沾精气神。这是绣球,山里很常见……”见记者问起花名,孙秀花笑着给念叨起来。

“过了谷雨,山桃开;过了立秋,山菊开,各式各样。到时你们再来,我给你们采。”送到村口,不善言辞的张正方随口说起大山的美,像个诗人。

本报记者于建雪杨宪敏邸志永

编辑:晚小伊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警惕!河北1市发现一份阳性样本!天津通报:冷库感染源查清!

保定十大“最美家乡人”正式出炉

东三环与东二环之间,又开通一条连接路

我市多家单位、个人及家庭获中央文明委表彰

跟着老于转马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壶老酒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