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也是补养身体的好时节。冬季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机体表现为“内动外静”的状态,此时,应注意保存阳气,养精蓄锐。因此冬季起居应该要早睡晚起,避寒就暖。
冬季有哪些养生误区呢?
01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很多人在还没入冬,就已经穿上了大棉袄,等到冬天的时候,都穿成“圆球”,总认为天冷了就要穿的厚厚的才暖和,事实上,给身体保暖穿衣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自身从内产生热能,记得有年轻人说好冷啊,长辈们就会说“冻得都是懒人”,这句话不假,如果你一直有身体的活动,那一定不会冷,如果只是久坐不动,穿再厚的衣服也还是很冷。
还有的家长气温稍微一下降,就会给孩子穿得很厚,孩子又好动,来回跑两下,就出汗,等出汗之后,再脱了衣服,接下来寒邪、风邪就会入侵,导致感冒。
刚刚入季节,不要穿得太厚,随着温度的变化,慢慢添衣,当气温低的时候,着重将颈部、背部以及腰部保暖措施做好。
02立冬就要进补?
都知道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所以很多人一入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大补特补了,也不分辨自己的体质和身体状况以及气候就开始购置很多补品,事实上,对于健康人来说,无需进补,加之刚刚入冬天气,一般都是燥比较多,加之北方天气立冬室内有暖气,多的都是湿气不足,燥有余,这个时候盲目进补,势必会导致上火,使得口干、咽干、鼻干、大便干结加重。
,刚入冬,养生原则还是要以清润、清补为原则,多食一些补气润肺的食物,比如山药、玉竹等,而后根据自己的体质实际情况和气候的变化,循序渐进的从清补到平补,再到温补。
03天气冷了,就不锻炼了?
有些人,认为冬季主“藏”,所以很多人,就不在出门活动了,事实上中医所讲的“藏”并不是简单地把自己捂起来不出门,而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什么意思呢?就是冬季起居要做到早睡,起床的时间适量晚一些,出门的时候一定要等太阳出来,不要摸黑出行。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要做到避寒,第二个就是要保存阳气。
天气冷了,但还是要适当锻炼,只是锻炼要避开两点,第一寒气,也就是说,不要出去得太早,寒气可能会诱发风寒、哮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一些体质弱的人群以及老年人,第二点是要避开污染,冬季的早晨,由于地表温度低,大气对流速度慢,地面上的污染物较多,会影响肺部的呼吸。
冬季也要适当锻炼,早晨外出锻炼时间延后,锻炼时不要捂得过于严实,一旦出汗,很容易引起感冒。
04冬季就该多吃点肉?
很多人觉得,冬天寒冷,就应该多吃点肉类食物,尤其是羊肉,这样不仅能补,还能御寒,事实上,无论什么季节,都不能过多的食肉,肉食类吃多了,不利于脾胃的运转,而且还会引起脂肪堆积,一般来说,肉类食物在富含蛋白质的同时,脂肪含量也相应较高,所以御寒也只是脂肪起到了作用。
冬季吃肉不能少,吃点羊肉也不错,但是还是要注意摄入量,每天畜禽肉的摄入量不能超过克。
05冬季不能吃水果,吃了水果会加重体寒?
一些不爱吃水果的人,总会给自己找到借口,居然有人说,冬天不能吃水果,吃多了会加重体内的寒气,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首先无论哪个季节都是要吃水果的,毕竟吃水果也是平衡膳食的一部分,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以及芳香类、有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
其次,水果的性也有温热寒凉之分,对于体质寒凉的,可以选择温热、平性的水果,食用时可以蒸煮熟了吃,或者用热水预热后再吃,蒸煮熟的水果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更好,膳食纤维得到软化,更易于消化。
对于热性体质的人来说,吃水果可以起到清热、补水、滋润的作用,新鲜的水果,正常摄入,是不会加重体寒的。
每天都可吃水果,水果的摄入量每天-克,对于预防便秘、肥胖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