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脂肪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报告单上的建议进一步检查是给谁的建议
TUhjnbcbe - 2024/2/25 8:51:00

(本文篇幅稍长,如果目前没有充裕时间你可以先收藏找时间慢慢阅读,如果只是想要了解标题的简单含义直接划到最后找到答案。)你可能因为报告单上的“进一步检查”而苦恼过。为什么检查都做了,就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还要“建议进一步检查”呢?这是在骗钱?情况严重?还是医生不会看检查结果?推卸责任?你脑子里可能千头万绪。

医院里就有这么一部分人经历的就是做了X光片、做CT,做了CT做核磁。检查费用高达几千块,医生也没有给出一个适合的结论,很多人的想法就是为何不直接就做核磁共振呢?就算没有结果,也可以省好大一笔检查费。可是改进行什么检查?完全由不得病人做主,关键在于我们对每一项检查能够达到作用不清楚,不然就不用找医生开单子了。简单总结就是一句话:

“你可能无法理解各种检查之间的局限性”

X光片检查

在骨科检查中,X光片检查是最普遍的检查方式,对于外伤性骨折与脱位的首选检查方式,人体组织按密度即比重的高低,依次分为骨骼、软组织(包括液体)、脂肪和含气组织四类。

其实X光片真的就如同光一样的,不投光的物体就会在地上留下黑色的影子,能透过一点的光的物体如遮阳网,地上就留下遮阳网投过影子,而如果是玻璃完全投过了,地上就没有影子,我们最后的结果就是通过地面上的影子来判断太阳光照到了什么留在地上的痕迹。可能是建筑物房子,可能是遮阳网,但如果是玻璃我们可能就难以发现了。局限性很明显,就是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平面内的图像,就像你站在一个位置看一块石头,只能看到石头的一个面,不清楚你没有看到的左边、右边、上边、下边的情况。而且里面的情况也不清楚。还能看里面?当然可以,CT和磁共振就能做到,稍后说。

但其实X线检查因为价格低廉,操作简单长用于疾病的筛查普查。

比如对呼吸系统X光胸片检查。我们可以通过胸片发现胸廓、纵隔、膈、胸膜、气管、肺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肺不张、肺气肿、肺部的增生、因为炎症反应的渗出、肺部的纤维化、钙化、肿块、空洞、胸腔积液等等,可以在X线胸片中被发现。

对循环系统可以通过造影检查了解心脏、大血管、心室肺循环异常等等问题,如心脏大小、心房心室大小、了解肺血量等等。

对于消化系统也可以通过普通检查和造影检查了解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结肠等问题的检查,可以了解到位置是否有改变,是否出现狭窄、扩张,充盈损伤、张力、蠕动等问题。

对于骨骼关节系统我们就比较清楚了,包括骨骼的完整情况,有没有骨折、脱位、裂纹、还可以了解到是否有骨质疏松、骨软化,骨质增生、骨质软化、坏死、变形,骨骼周围的组织密度改变、关节退变、关节强直等问题。

关于X线摄片检查的运用方面看上去是不是特别全面。

CT检查

也叫计算机体层成像,它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选定层面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然后再经过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所显示的是断面解剖图形,密度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X线照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

我们前面说过X光片看的就是一个面,是X光线投过后影像的重叠显影。而CT是由无数张X光片的组合体,经过电脑分析后重新组建的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到所检查部位的每一个面,而且还可以通过X线通过的情况了解到组织密度的不一样,导致其衰减不一样,清楚的显示内部的情况,所以我们会看到每一个层面样子。感觉就是所检查的部位被一层一层的切出来看里面的具体情况,所以一些细小的问题也容易被发现。

骨科的作用中相对X线的就能更清楚的显示骨折的实际情况,了解骨折的裂痕具体到了什么位置,骨折后的骨折块具体跑到了骨折位置哪里?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情况,突出的方向,大小这些可都是X光线无法清楚看到的。

具体的检查优势有:

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对颅内肿瘤、脓肿、肉芽肿、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脑损伤、脑梗死、脑出血以及椎管内肿瘤、椎间盘突出等。

对头颈部疾病诊断,对眶内占位性病变、早期鼻窦癌、中耳小胆脂瘤、听骨破坏与脱位、内耳骨迷路的轻微破坏、耳先天性发育异常以及鼻咽癌的早期发现等。

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明确纵隔和肺门有无肿块或淋巴结增大、支气管有无狭窄或阻塞,对原发和转移性纵隔肿瘤、淋巴结结核、中央型肺癌等的诊断。

对心脏以及大血管心包疾病的诊断。

包括冠状动脉和心瓣膜钙化、大血管壁的钙化和动脉瘤改变等。

对肝、胆、胰、脾、腹膜腔及腹膜后间隙以及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尤其是对占位性、炎症性和外伤性病变等。

还有骨关节疾病相对X线光片的优势主要突出在其可以进行三维重建,了解肿瘤侵犯骨质情况以及从多个方向判断骨质破坏程度,对复杂部位的骨折可以准确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关系,对骨骼、椎体的畸形、矫形等手术治疗计划提供方便。

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相对前两者有一个优势就是没有辐射,因为其成像原理不需要用到X光线了,用的是机体内的质子会像一个个小磁棒一样,在在磁场中倾向与磁场的方向一致或相反。核磁共振就是捕捉我们身体内不同组织原子在磁场内的情况,经计算机处理后重建成图像。

核磁共振特殊的成像方式,让其在对软组织方面的检查比X光线和CT更有优势。比如说小儿的骨骺骨折,在X关线个CT上不显影,但是如果做核磁共振检查就能很清楚的看到。但确定就是设备昂贵,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检查所需时间长,对某些器官或者疾病检查还有限制,比如置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铁磁性植入者,换走人工金属瓣膜者,金属假肢,妊娠3个月内等等都不建议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为什么要“建议进一步检查”?

以上介绍的三种检查方式,很多人因为某一问题可能会从第一种做到最后一种。

可能就是因为报告单上的“建议进一步检查”,而且我们在介绍“X光片检查”的时候也表明了很多疾病问题可以在上面显示,可是我们一定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我们说的它局限性,我们可以通过它发现问题,但是有一些问题很难通过它来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往往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CT来明确问题的严重性。

比如发现有肿瘤,我们能够看到大概有一般写字笔那么粗,但是有多长呢?如果只是写字笔的直径,那么它就只是一个豌豆大小的小球,但如果它其实又写字笔那么长,而我们拍摄的位置刚好只是我们把笔长度方位遮挡看不到,只能看到笔有多粗,那么可能就会被遗漏,而出大问题,所以要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CT就能全方位的告诉我们它具体的全貌。

为什么不直接用CT检查呢?

首先CT辐射大,其次CT价格相对X关线贵,还有检查时间也要长。所以如果不是有必要的情况下,就是先通过X检查来进行初步排出,因为很大一部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通过X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那么就不用花费更多的费用和时间以及接受更多的辐射进行CT检查。而只有少数的特殊的情况需要进行这些进一步检查的。

“建议进一步检查”是给谁的建议呢?

按理说报告单是病人,应该是给病人的建议,其实更多时候是给放射科医生给临床医生的建议。大概意思就是说你开的这个检查我帮你做了,我看出了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什么疾病,但是我也不是很确定,比如有一些地方还是很可疑,所以建议你进一步检查看。

而我们会看到专业的医生,特别是骨科的医生都会自己看片子,甚至都不看报告单。有的时候放射科医生给的建议他也不会听,根据自己丰富的阅片经验,会给你更仔细的解读你的检查情况,毕竟最后需不需要进一步检查,还是得医生说的算,检查报告的医生也只能是建议。

所以这个建议其实是给医生的,你听医生的安排就好了,不用去管报告单上的建议,医生的安排才是你应该重视的。甚至有的时候医生会不支持报告单上的一些看法,或者说出一些报告单上没有给你报告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

再者,其实有的时候建议进一步检查的原因可能只是这次检查没有做好,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确实一些检查最后因为没能给出一个结果,有可能就是检查比如X光检查体位没有摆好,可能是检查技师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患者以及因为疾病疼痛等不能配合摆出理想的体位,还有化验的时候不规范的采集标本导致标本被污染等等。#谣零零计划#

1
查看完整版本: 报告单上的建议进一步检查是给谁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