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就在一瞬间。这一病症叫——肺栓塞。
上周五,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7楼病房,54岁的张女士在走廊溜达时突然毫无征兆地昏倒在地,由此上演了一场生死大营救。
致使她突然失去意识的便是肺栓塞!
“医院,捡了条命!真得好好感谢医护人员,他们为这事已经连续三天没下班了,现在(她)已经完全摆脱危险期。”张女士的家人带着感恩的表情对观海新闻记者说。
“当时我正在走廊溜达,突然感觉头晕、恶心,接着就栽倒了,然后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今天下午,躺在病床上的张女士带着重获新生的眼神努力回忆道。
时间回到上周五10时30分左右,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走廊,“嘭”的一声闷响引起值班医护人员的注意,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妇女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医护人员赶紧相互招呼跑了过去,展开急救。
“患者倒地后没有外伤却完全失去意识,呼吸困难,根据发病症状我们初步判断其所患为肺栓塞。但确诊还需经过进一步检查。”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主任王吉先说,这一急症的后果非常严重,肺部无法供血,几分钟便会出现不可逆,医院发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致死率将是%,可以说回天无力。
吸氧、补液、注射溶栓药、CT、B超……随着初步诊断结果的得出,深入诊断与协同抢救同步拉开,医院急诊科主任周进科、心脏中心首席专家安毅等闻讯纷纷赶来,一场跨学科大会诊在移动的病床上、紧张的步伐中、电梯间、走廊里、CT室同步实施,很快便在张女士的右肺动脉上找到了血栓点,肺栓塞被确诊。
随即精准介入治疗开始实施,一张特殊材质的微型滤网被嵌入张女士的下腔静脉中,防止血栓进一步被输送至肺动脉引发堵塞,同时置管在肺动脉栓塞处进行精准药物溶化、有效疏通。
当天下午1时30分,经过3个小时的紧急检查和精准抢救,张女士被从死亡线拽回,转移至普通病房。今天上午,观海新闻记者在病房看到张女士,她已经完全恢复意识,正在接受后续治疗,并无后遗症,一周后便可康复出院。
“通过这件事,我医院大家庭的高职业素养。对于需要抢救的患者,我们不仅医术高明、诊断精准、抢救高效,还特别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接到通知后,各相关科室主治医生第一时间向现场狂奔而来,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了各科室的骨干力量。到达现场后,大家二话不说,根据各自专业特色分类会诊判断,一一排除病灶背后的病因,让同步进行的抢救措施更加有效。此间,医院接诊的滕学仁副院长多次打来电话,给予抢救指导建议。再拿一个小细节来说,张女士在做检查时突然应激性呕吐,为防止其倒吸污物窒息,急诊室周进科主任来不及戴手套,直接用手为她清理口腔里的呕吐物,整个清理过程周主任没有一点嫌弃的表情,边清理边认真检查,不留一丝隐患,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张女士顺利转危为安。当看到她尤其是她家人脸上绽放的宽慰笑容时,我们感到特别欣慰,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干得好、忙得专业、累得值!”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护士长丁晓晓说。
新闻相关:
一、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多是血栓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肺部血流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来源于外周静脉形成血栓,其余为少见的羊水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
二、症状描述
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发生率均达80%以上。胸膜性疼痛为邻近的胸膜纤维素炎症所致,突然发生者常提示肺栓塞。膈胸膜受累可向肩或腹部放射。如有胸骨后疼痛,颇似心肌梗塞。慢性肺栓塞可有咯血。晕厥也是肺栓塞的征兆,是肺栓塞后导致的低血糖和低氧血症引起的。常见的体征为呼吸增快、紫绀、肺部湿罗音或哮鸣音;肺血管杂音,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循环系统体征有心动过速、肺动脉听诊区第2节心音亢进、休克等急慢性肺心病的相应体征。
三、什么情况容易引起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1.久坐、长期卧床、制动、截瘫的患者;
2.静脉曲张或瓣膜功能不全、有静脉血栓史的患者;
3.长途旅行;
4.妊娠期和产后妇女,长期口服避孕药或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人群;
5.创伤、骨折、中心静脉置管、反复静脉穿刺的患者;
6.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患者;
7.易栓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栓性疾病患者;
8.超重、肥胖或抽烟的人。
四、如何预防和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尤其是长途旅行时,要多喝水,避免久站久坐。特殊患者在高风险时期可遵医嘱穿着医用弹力袜,睡觉时请脱掉。针对一些高凝状态或者疾病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当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温度改变,不明原因的面色苍白、冷汗、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时,请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