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脂肪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今日大暑丨抓住一年中冬病夏治的最佳时
TUhjnbcbe - 2023/5/11 21:19:00
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一年过半酷暑至。大暑在小暑之后,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盛夏的最后辉煌。

《二十四节气解》:“大暑,乃炎热之极也。”大暑正值“三伏天”里,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大暑在十二消息卦里属于遁卦,不管是“遁”,还是“伏”,都有退让的意思。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夏天主生发、生长,夏天这场热烈的、豪华的传奇,要在大暑这里安静地、优雅地退场。

如今大暑有情有意地醒着,它用自己独特的物语,为我们讲述着生命的真谛,生活的哲理。万物各争其时,谚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暑”这个字,上面的“日”是烈日当空,赤日炎炎;下面的“者”就是“煮”的本字。

“暑”的意思是天热如煮,古人把天气热到极点称之为“暑”,那么“大暑”就是最热,气温最高,天地间热气蒸腾,犹如蒸笼。《管子》:“大暑至,万物荣华。”

大暑孕育着成熟,万物感暑气而奋发,在自然天地里各争其时,野蛮生长,展示生命的丰盛、辉煌和多姿多彩,一如这个季节琳琅满目的瓜果。

大暑,就是生长的奔赴、生机的大成、生命的朝圣。谚语说:“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时的高温本是正常的气候现象。如果此时没有充足的光照,气温偏低,那么水稻、棉花等喜热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秋后也就很难见到“稻谷金浪翻滚,棉花白云朵朵”的景象。

暑热让我们很无奈,但是,“人在屋里热得燥,稻在田里哈哈笑”,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也许我们眼里的大暑就是湿热蒸煮,但其实在湿热的背后,是人们在酷热下的一种修行。

大暑三候

1

一候腐草为萤

腐草为萤,是古老中国的一个美丽传说。

草是世界上极普通极渺小的生命,它有着一岁一枯荣的命运安排,在古人的诗意想象中,它化为萤火虫,又延续了一段美丽的生命。

而萤火虫也只有20多天的寿命,夏末初秋以后,依然只会剩残骸葬于枯草,等待来年再次腐朽重生。

2

二候土润溽暑

不执于生,不怨于死,轮回的,只是生命的光。

一切渴望,恋慕,一切光明的,美满的结局都要付出代价。或许这代价正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但人生没有对错,只有值得不值得。

“土润溽暑”,溽是湿的意思,湿气浓重,气候闷热。因为湿气积聚而招致大雨滂沱,所以三候“大雨时行”。

在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里,春、夏、秋、冬四季依次对应五行中的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

从冬到春,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就是水生木,木生火,金生水,唯有从夏到秋特殊,变成了“火克金”。

古人认为从夏到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秋被夏压制着,“土润溽暑”致使秋天不敢露头,需要潜伏一段时间。白居易诗云:“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

3

三候大雨时行

在夏秋金火搏斗的过程中,“大雨时行”起到了水克制火的作用,从而引出了秋天,大暑之后就是立秋了。

大暑如同人到中年,感悟到了命运的玄机:巅峰之后要懂得收敛、退让,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缺憾才是一种圆满。

曾经丰盛的生命终有一天将走向荒芜,青春也要寂寂无声地落下帷幕,就像土墙头上的青苔,在雨季过后,在风沙中变得干瘪憔悴。

各安其命是众生的归宿,开到荼蘼花事了,一切终归于苍茫。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众生自当各安其命。

各安其命,应该是对生命历程的坦然接受,不盛大,也不浩荡,却有一种荣华之后的淡然。

活色生香的盛夏充满诗情画意,“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然而盛夏短暂,流光易逝,绿肥红瘦,应该倍加珍惜!

大暑习俗

1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2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3

贴三伏贴

大医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对于阴阳两虚、虚寒体质人群,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冬病夏治。

夏季进入三伏天,人体阳气最盛,就像火上浇油一样,此时人体寒气力量最弱,正是扶阳气、驱寒气最好的时机。

三伏贴是内病外治的典范,通过穴位贴敷,扶助人体的阳气(正气),从而达到增强抵抗力,减轻或祛除冬病的目的。

传统三伏贴的调理思路多以温肺散寒为主,肺主气、司呼吸、行水、主治节,并合于皮毛,开合腠理是人体最大的外卫器官,但是由于近几十年人们饮食习惯的的变革,往往脾肾寒湿导致阳气不能外达者尤多,并且生理机能上脾土散饮食水谷之精气上达肺金,肺金宣降水气、糟粕入肾之下窍。脾胃、肺、肾三脏互为母子,相生相承,自然调理思路上也互相兼顾。

三伏贴具有疏通经络,调补阴阳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脾肺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4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5

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农闲时期人们饭桌上的一道风味俱佳的滋补美味。

6

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7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8

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9

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说的是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大暑养生要点

1

大暑养生,重在养心

诗人白居易在《消暑》诗中说: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只要保持内心的淡泊和平和,就可以让清风自来。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而生机勃发,阳气最为旺盛,阳气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活跃,根据中医四季养生的原则应重在养心。按照中医“天人相应”之说,气候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异常状态,这是“情绪中暑”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气温、气压和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功能,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症状。

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恶心等中暑先兆,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高温作业或易中暑人群,为了以防万一,平时也可以适当吃点藿香正气水。

为防“情绪中暑”,一旦火气上来,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首先要做到让心静下来,而听悠扬的音乐、看优美的图画,或钓鱼、打太极拳等缓慢运动,都有利于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要学会宽容,做到心平气和,遇事尽量冷处理。二是选择一些药食同源,具有清心降火,养心安神的食物如:茯苓、麦冬、菊花、金银花、荷叶、大枣、莲子、百合、小米、冬瓜、苦瓜、西红柿、西瓜、香蕉、苹果等食用。三是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小睡会儿,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2

三伏养胃,健脾除湿

大暑季节正直三伏天,暑气较重,酷热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严重时有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舌苔常比较*腻,中医认为舌苔*腻代表湿热之气较重,中医称之为暑湿证,要清暑利湿,健脾养胃。

“度暑粥”补气消暑。暑天喝些粥能起到生津止渴、清热解暑、调养身体、补充人体水分的功效。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可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和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具营养价值。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药粥则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大暑气候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所以养生强调要注意补充体力。清淡饮食能防暑,要多吃新鲜蔬菜。蔬菜和瓜果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素,还能为人体补充所需的大量维生素。

养生专家提醒,大暑前后饮食应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3

湿热交蒸,严防中暑

大暑时节保养不当很易中暑,其症状常常是全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出虚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遇到这种情况不能慌乱,首先避开闷热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然后采用各种办法帮助身体散热,补充水分好好休息,再喝点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但对于严医院治疗。

此外,三伏天湿热交蒸,细菌、病*繁殖快,皮肤病发病也增多,如湿疹、痒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屋内要多通风,坐公交车后要洗手。此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如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等,要尽快看医生。

4

因人而异,安度酷暑

老年人要防心脏病,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的高发期,老年人尤须注意保护心脏。在此期间要保持精神安静平和,不生气、不发怒。夏季天热,重在养心,所老年人可以多练练琴、棋、书、画等,以使心态清静、心旷神怡。要做好防暑降温,可吃些绿豆汤、绿豆粥等清淡饮食。绿豆汤是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时常腹泻者,均可放心食用。还有荷叶、西瓜、莲子、冬瓜、薏仁等也具有很好的健脾清热解暑作用,是老年人的夏日食疗佳品。大热天老人运动运动以早晚散步为好,避免消耗过大而出现意外。中午应睡个午觉,以恢复体力。

中青年要预防疲劳过度,三伏天出汗多,消耗大。天热又影响食欲,再加上睡觉晚,起得早,而工作量却不因天热而减少,相对的就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极易出现疲劳过度。故中青年上班族在三伏天要保证每天6~8小时的睡眠,饮食注意营养,早餐要吃好,可吃些鱼、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否则身体入不敷出,影响健康。

儿童要防脾胃病,中医认为儿童为“纯阳”之体,加上大暑季节天气闷热,小孩普遍喜欢吃冷饮,喝冰镇可乐、汽水等。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过食冷饮会使胃肠道内温度骤降,局部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影响胃肠对营养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出现胃痛、腹泻等脾胃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适宜“慢”运动,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对于年轻人而言,游泳是夏天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项目。

大暑养好这三处

又到一年最热的时候,大暑来临,全国各地在大暑节气这一天都有不同的养生方法。有的地方选择喝粥来去湿气,还有选择吃仙草来清热解*,更有的地方选择斗蟋蟀来庆祝大暑。

其实不管哪一种方法,都是为了能够在这个节气里少生病或不生病。想要健康一整年,就需要抓住大暑这个节气,养好身体这三处!

1

养好肺

很多人认为夏季养生应该先养心,其实不然。在《*帝内经》中记载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简单的说肺就是仅次于君主的心脏的器官,掌管着人体气血的疏散和分布。

中医理论中“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可以协助心脏推动人体血液的运行,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如果肺出现壅塞,则会导致心血运行不畅,肺气不宣畅,则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另外,在《医学源流论》中记载“肺为娇脏,寒热皆所不宜。太寒则邪气凝而不出;太热则火烁金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精液;太泄则汗出而阳虚;太湿则气闭而邪结”。

所以夏季养肺更重要,夏季养肺不仅仅是为了夏季的健康,更是因为之前沉积在体内的寒气还会造成来年的肺部疾病,导致冬季肺更容易受出现咳嗽、气喘、肺炎等。

01.中医养肺

夏季中医养肺最好的方法就是“三伏贴”,大暑这一天的是贴三伏贴的第二贴,所以这一天不能忘记遗漏它。

按摩檀中穴:经常轻叩击两乳中间的位置,可以治肺气咳嗽,气短气逆、胸口痛,具有养肺保健的作用。

另外,夏季虽然天气炎热,但也要为肺做到保暖避寒。空调底下要多穿一件,避免寒气入侵。

02.夏季食物养肺

夏季吃“苦”要适量,在《千金要方》中记载:

“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季吃苦虽然可以清心去热,但是吃多了会助心气而抑制肺气,使君臣不调。

所以夏季要多食姜、蒜、葱,来使寒气得以发散,肺得以活血行气,更有助于推动心血。

2

养好脾

夏季去湿养脾,相信更多的人都有所了解。夏季是最容易出现脾湿,而引起胃肠道和消化系统疾病。

脾,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主运化、生血统血、升清。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属后天之本。

但是,夏季最容易出现脾虚、脾湿,而出现消化不良,不思饮食更会出现皮肤丘疹,人体水肿,溏便和呕吐腹泻等症状。

中医理论中更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导致人体疾病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其中的湿气最可怕,湿气最容易渗透,而且从来不单独战斗,往往去其邪气一同作战而使人体生病。

所以夏季不仅仅要养好脾,更要注意避湿!

01.从食物中健脾

茯苓和白术这两味中药的药性比较平和,当体内有湿气时候可以去湿,当身体正常时候服用他们,可以健脾,防病。

所以在食物这个加入茯苓和白术不仅仅可以去湿,还可以健脾防病。

另外,红豆和薏米是夏季去湿的良药。红豆和薏米同食,在不给脾胃增加负担的同时还可以去湿,消肿。

在这两物中如果加入百合、莲子,还可以治疗因湿而出现丘疹、失眠烦躁等。加入生姜则可以治疗胃寒、胃痛、食欲不振等苦夏症状。

02.从生活习惯上避湿

夏季人体易脾湿多是和天气,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那么夏季想要避湿,就必需从这些方面着手。

首先,生冷要少吃或不吃,因为其容易给脾胃造成负担,脾胃消化功能减弱,加重脾湿。

其次,避免靠墙睡觉,睡地板并且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夏季潮湿的居住环境也是造成湿气加重的原因,所以以上方法是从居住条件上解决湿气。

再有,运动排湿。运动可以打开毛孔,让体内的寒气、湿气和汗水一同排出。并且运动可以增加脾胃功能,助脾健康。

3

养好脚

脚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中医认为“足”为人之根,人体的12经脉中有6条经脉和足部有关,这些经脉联络脏腑、运行血气、通表里,贯穿人体上下。

另外,脚部有33个穴位,占人体穴位的1/10,其对于人的重要性相当于植物之根。

民间更有俗语“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寒从底来”的说法。夏季为了贪图凉快往往,穿凉鞋、赤脚或用冷水冲脚。

这些行为往往会是体内寒气和湿气加重,体内湿气重,外吹空调电扇则形成风湿。这也是为什么夏季会出现关节骨痛的原因。

夏季脚部容易出汗,滋生细菌,容易引起脚部皮肤问题。同时夏季寄生虫卵多,容易从脚部皮肤进入体内,引起人体疾病。

并且夏季脚受凉也会造成体内寒气积累,短期的表现是夏季受凉腹痛、腹泻。长期则会在秋冬季节引起人体疾病。

所以,夏季养好脚,是全年不得病的根本。

1.首先要注意清洁,夏季脚的清洁不仅仅是对脚部皮肤发保护,更是预防寄生虫卵从脚底进入体内。

2.夏季不宜赤脚,赤脚一方面是不卫生,容易细菌和寄生虫感染。

另一方面,会造成寒气和湿气入侵,在体内积累,引起疾病。

3.夏季足疗可防病,夏季足疗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足疗去除积累在体内的寒气,利用中药按摩还可去湿气。

并且,足疗还可以加强内脏功能,增强免疫力。

4.给脚保暖全年都健康,夏季可以选择给脚保暖来治疗腹痛腹泻,并且可以温胃止痛,调节脾胃功能。

并且,保暖可以防止寒气和体内湿气结合,预防风湿关节炎。

保暖的方法主要以穿袜子为主,不过减少脚部受凉也是在给脚保暖。

大暑节气不仅仅是7月22日这一天,而是一个长达15天的夏季最炎热的时期。在这15天中养好肺、脾和脚,至关重要。养好这三样则全年健康不得病,养不好则做一个长年“病美人”!大家一定要注意啦!

大暑出出汗,泄出旧病和寒邪

俗话说「有钱难买六月泻,泄出旧病和寒邪」,农历六月正是此时。此处的泻,是疏泄、疏通的意思,是指出汗。这句话说的是三伏天要适当出出汗,不要总躲在空调冷气中,错失了人体一年当中排病的最佳时机。

夏三伏极热时,汗要多出,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由汗而出,可保一年无病。(石成金《传家宝》)

可见「汗泄」是一种非常好的排病方式,尤其是夏天,暑湿积聚,出汗能把累积的郁热、寒湿排出体外,可以泄除旧疾。

抓住今年最后的出汗机会,否则一旦热邪壅阻不得泄,一过立秋,万物收敛,病气也开始藏匿,再除就要等来年夏天了。

但是出汗也不是越多越好,要「动汗」,不要「静汗」。桑拿房里闷一会出的汗、走几步路或上个楼梯就淋漓的大汗……这些汗叫做「静汗」,对身体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排病养生作用。

中医提倡的出汗,叫「动汗」,例如运动、劳作、晒背、艾灸、泡脚等,或者吃一些辛温食物让身体主动出汗水。这种出汗能帮助身体气血运行,把体内更深层次的寒和湿排出去。

此时正是一年里最宝贵的「出汗季」,阳虚体寒的人千万不要错过了,主动出汗养生项目安排起来:

1

晒背

中医认为后背属阳,胸腹属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主要经过背部。晒背,让太阳的阳气和背部的经脉相接,为我们提供强大而充足的能量,将湿性阴邪祛除。

《*帝内经》说,夏季要「无厌于日」,三伏天晒背,让太阳的阳气和我们背部的督脉相接,相当于利用了自然的阳气,为我们提供强大而充足的能量,

「动为阳,静为阴」,办公室一族,常常一坐一天,容易引起下焦寒湿不化,臀部凉、腿粗等,真的需要好好晒背,扶阳化寒湿。

但是晒背时一定要注意防晒,所以大家要先擦好防晒霜;晒的时候要在室外,而不是隔着玻璃和窗子,晒的时候需要穿衣服,一件浅色薄衫即可。趴在躺椅上晒20~30分钟左右即可,期间还可以喝点莲子芯和菊花泡的水,用来去心火、肝火。

一定要注意的是每个人身体耐受情况不同,有的人晒一会就开始头晕、大汗淋漓、胸闷不适,可能就是中暑了。所以如果要晒背,请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做好晒前晒后的准备。

2

泡脚

睡前常用艾叶50g煮热水泡脚,然后用手搓热涌泉穴下,有驱寒除湿、引火归元的作用。

泡脚的温度不要太高,稍微有点热就好。出出汗,帮助身体把寒湿排出去。以背部微微发汗为宜,不能泡到大汗淋漓。

3

喝姜枣茶

夏天这么热,为什么还提倡喝姜枣茶呢?

因为在夏天,我们人体处于开放状态,阳气生发,毛孔张开,非常利于排寒。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身体里积聚的寒气,最易被赶出来。

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沉迷在冰镇冷饮里无法自拔,又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去,又添新寒。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大暑丨抓住一年中冬病夏治的最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