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医生。
话说脂肪瘤在生活中很是常见,很多人都不陌生。一般好发于皮肤表面,比如胳膊,后背,也不疼,也不痒的,就是不大好看,影响美观。
医院做了手术切除,可是过一段时间又长出来了,可谓是切了又长,长了又切,反反复复。这是怎么回事呢?
01
脂肪瘤是怎么来的?
首先咱们说说脂肪瘤是怎么来的。
脂肪瘤还有一个别名,在我们中医里边叫痰核。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脂肪瘤大多跟痰湿有关。我们知道人分九种体质,有一种叫做痰湿体质,而往往痰湿体质的人更容易得脂肪瘤。
痰湿体质的人,通常比较虚胖,尤其是腹部比较肥胖,头发面部还特别容易出油,经常肚子胀不消化,四肢无力,懒得动弹。
而痰湿体质主要和脾虚有关,我们常说脾是后天之本,主运化,一是运化水谷精微,二是运化水液。
脾一旦虚了,运化功能减弱,体内的水液代谢出现障碍,就会形成水湿,水湿代谢不出去,聚集得越来越多就形成了痰湿,而脂肪瘤就是痰湿内停形成的病理产物。通常你用手去按,不疼也不痒,而且轻轻一推,它还会慢慢移动。
所以脂肪瘤和脾虚有关,和痰湿有关,如果不去改变痰湿体质,光切是没用的,切了还会再长。
02
一剂消瘤汤
专消脂肪瘤
针对脂肪瘤的问题,中医上有个经验方,消瘤汤,今天分享给大家。这个消瘤汤呢,总共有八味药组成,分别是浙贝母、夏枯草、皂角刺、陈皮、姜半夏、茯苓、甘草、白术。
消脂肪瘤的第一步就是先把包块变软,也就是软坚散结,这里边浙贝母、夏枯草、皂角刺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浙贝母性质偏寒凉,主要用来化痰。而夏枯草也是一味性质寒凉的药材,和浙贝母一样,主要用来软坚散结。皂角刺听名字我们就知道,它的穿透力比较强,有破血化瘀的功效。
把脂肪瘤软化之后,第二步就是化痰祛湿,解决体内痰湿偏盛的问题。用的是陈皮、姜半夏、茯苓、甘草,这4味药,也就是中医上著名的化痰名方,二陈汤,化痰祛湿的效果非常显著。
最后光化痰还不行,因为我们前面说了,脾虚生痰,所以还要解决脾虚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脾虚了就要健脾。所以里边又加了一味白术,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和茯苓一起把脾胃健运起来。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有更多健康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王医生会帮你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