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脂肪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淋巴结核脂膜炎脂肪瘤,异病同治可用 [复制链接]

1#

经验来源

朱进忠经验方

适应症状

中医里有个概念叫“痰核”,主要是因火气热甚郁结、结核不散形成的核状物。“痰核”发生部位多在颈、项、臂、身体的皮里膜外,无明显红、肿、热、痛。痰热阻滞,脉象弦滑,为本病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是消散痰热。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药专家朱进忠,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创制“消核汤”,治疗颈、项、腋下的淋巴结核,臂部、下肢、躯干的脂膜炎、风湿结节和脂肪瘤等无红、肿、热、痛的核状物,常常使结核好转或消退。

治疗方法

“消核汤”:钩藤30克、地龙13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枳壳10克、木瓜10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30克。水煎服。

成功案例

朱进忠医案:

雷某,女。半年来两肩、臂发现20多个*豆大的结节,两臂酸痛,持续低热不退,疲乏无力。医院病理切片,确诊为脂膜炎,用氯奎等治疗3个多月不效。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察其结核皮色不变,按压时有轻微疼痛感,手心热,神色无异常,舌苔薄白,脉弦滑。证脉合参,诊断为痰热阻滞经络,凝结为核,方拟“消核汤”清热化痰,软坚通络。连进4剂,结核有的开始缩小,上肢疼痛明显减轻。又继服20剂后,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明显缩小。又服30剂,以上症状及结核全部消失,数年来一直没有复发。

周某,女。3年多来,两小腿特别是踝关节附近反复发生结节,开始为紫红色,以后逐渐消退,形成皮色不变的如杏仁、*豆大的疼痛性结节,医院病理切片检查均为风湿结节。经强的松、青霉素和中药凉血解*、祛风除湿清热之剂等反复治疗无效。察其舌苔薄白,脉象弦滑,诊为风痰入络,凝结为核。乃拟“消核汤”7剂,10个月后来诊云:结核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明显缩小。续服原方20剂,结节大部消失,又连续服用40剂而愈。

麻某,女。数月来低烧不退,下肢出现广泛的出血点和结节,关节肌肉酸痛。某医院病理检查诊为嗜酸性肉芽肿,通过激素治疗已基本控制,但停药后又复发如前。某中医以祛风除湿清热的中药治之非但无效,反而症状更加严重。经察舌苔薄白,舌尖红,脉象弦滑,诊为痰热阻滞,凝结成核。乃拟清热化痰,软坚通络之“消核汤”。10剂后身痛、结节、出血点、低烧等均明显改善,又续服20剂而症状消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