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肿瘤科罗医生,时不时碰到这样的情况:40-50岁的人,甚至更年轻的人被诊断为肺癌后,以为没有希望,放弃治疗或者消极治疗,导致疾病不断进展,最终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其实现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很多,效果也很好。面对这类只要通过积极治疗就会收到很好效果却放弃的癌症患者,作为一个肿瘤科医生,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和无比的痛心。关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说一说。
目前肺癌的诊断大致分为三步:
第一步,确定是不是肺癌并进行分期;
第二步,确定肺癌的细胞类型;
第三步,确定有没有基因突变。
第一步,确定是不是肺癌并进行分期
肺部肿块首选的检查是CT
随着检查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设备的飞速发展,CT已经成为目前发现肺部异常最主要的检查,16排以上的CT就能够识别早期肺癌。而肿块需要长到大概2公分的时候,胸部X光片才能分辨出来。因此建议有肺癌家族史,或者肺癌高发人群,尽可能用CT筛查。如果CT扫描发现肺部长有比较大一点的结节、肿块,甚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明显增大、单侧胸腔中到大量积液的情况,肺癌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对于这些可疑的肺部肿块,如何确定它是不是肺癌呢?
首先,需要做CT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原发病灶的血液供应。接下来,医生一般会安排纤支镜检查,目的是取一点病灶组织送到病理科,在显微镜下做活检。除了纤支镜,还有经皮肺穿刺,胸腔镜,胸腔穿刺胸水,纵隔镜,支气管淋巴结穿刺,电磁导航等途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取活检可能不止一次,有的时候需要多次检查才能确诊。然后,医生会给患者进行全身评估,采用头部CT或MRI、全腹部CT、全身骨扫描等,判断有没有其他部位的转移,以确定肺癌的分期是早期、局部晚期、晚期。
第二步,确定肺癌的细胞类型
不同细胞类型的肺癌,治疗方法和策略不同。因此,确诊肺癌后,还需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判断细胞类型,比如小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如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等)。在临床治疗上,小细胞肺癌一般采用化疗或放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则更多一些。
第三步,确定有没有基因突变
为了更精准的治疗肺癌,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需要进行基因突变检测。
如果有突变,靶向药物治疗效果非常好;没有基因突变的,可以进行免疫检查点或肿瘤突变负荷的检查,对后续的免疫治疗提供帮助和疗效预测。
确诊肺癌后,医生如何决定治疗方案呢?
一旦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法。
早期肺癌可手术切除;
局部晚期肺癌可化疗或放疗,为后续手术创造条件;
晚期肺癌一般只能化疗、靶向治疗,或加用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或联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治疗。
对付恶性胸腔积液,控制胸水生长,可以采取局部灌注药的方法,比如部分化疗药、白介素2、榄香烯、部分抗肿瘤的中药等。
只要积极治疗,多数人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有的会带瘤生存很多年。
这里,罗医生跟大家分享一个近期治疗的病例:
基本情况:张先生,54岁,因为咳嗽、咳痰、咯血1个月,于年8月来看病。胸部CT发现左上肺5.0*3.5cm肿块,堵塞了临近的支气管和肺动脉,肺门纵膈淋巴结、肝脏已经有转移(1个)。纤支镜取活检后,病理检查结果是鳞癌。
治疗方案:我给这位张先生的肺癌分期为T2bN2M1bⅣB期。肿块太大,又有转移,没有办法手术了,我采用化疗的方法治疗张先生。张先生很积极地配合治疗。
化疗效果好:年8月28日,患者开始接受TP方案化疗,每2周期评价疗效。肿瘤逐渐缩小,肝转移灶2周期化疗后完全消失;化疗6周期,年2月,胸腹部增强CT显示左肺病灶、肺门纵隔淋巴结、肝转移灶几乎完全消退。
左:左肺癌和纵膈增大淋巴结治疗前(.08.28)照片
右:左肺癌和纵膈增大淋巴结治疗后(.02.05)病灶基本消退
左:肝转移灶治疗前(.08.28)照片
右:肝脏转移灶治疗后(.02.05)病灶基本消退
化疗反应不可怕:化疗期间,张先生仅仅胃口稍微差一点,查血发现白细胞轻度减少。针对这种情况,我给予保肝护胃止吐等治疗,张先生副作用轻微,顺利完成化疗6个疗程。
现在张先生化疗已经结束2个月,生活正常,没有什么不适,定期到肿瘤科门诊复查。
所以一旦发现肺癌,罗医生有三点建议:
建议一,让患者本人知道。他们没有想象中脆弱,更希望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悲观,不少患者及时治疗预后很不错的。
建议二,医生和患者一起坐下来,根据实际情况(病人的身体状况、疾病本身情况、家庭经济条件、医保报销等)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建议三,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千万不能着急,检查是需要时间的。
相信通过医患的共同努力多数患者是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的链接:与恶性肿瘤之战,杀伐干净自然好,如不能,与之“和平相处”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来源:肿瘤科编辑:鄢家明责编:邝琰审核:邝琰
联系我们
医院医院
门诊-(7:30-17:00)
医院办公室(总值班)-
急救、-(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