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季到了,不少人查出肺部小结节,挺慌的,不知道怎么办。别着急,最牛专家们总结了一套最全应对教程,绝对管用。最近,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年学术年会在杭州举行,全国顶尖放射科专家聚在一起,手把手教大家应对肺部小结节。医院副院长、放射科主任邵国良教授是肺癌影像学的资深专家。他做了形象的比喻,如果结节像有圈晕的月亮,或是和毛栗子一样周围有角、有刺,那就要引起重视。空气污染可能是增多原因之一
先来具体认识下肺部小结节。
邵国良教授解释,这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描述性名字,CT或胸片发现了类圆形的直径小于3cm的病灶,通常描述为结节灶。结节灶直径小于1厘米时就叫小结节,小于0.5厘米时,可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小结节只是从大小来说,性质上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
那么,以前很少听说的肺部小结节,现在怎么经常发现?
原因有两点。邵国良教授说,一方面,多排螺旋CT取代传统胸片后,检查的精确性提高了。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的加重,也可能是肺部小结节增多的原因之一。
上海医院教授彭卫*非常支持这个观点。“胸片检查还是会漏掉。之前,在我建议下,医院员工体检时把胸片改成了CT。结果,约名同事查出了16名患肺癌。”小结节就是肺癌吗?错!去年,医院放射科做了一个筛查研究,是针对杭州市城市人口肺癌高危人群。研究中,共有人接受胸部CT检查,其中人发现了肺内小结节,比例接近40%。发现得虽然多,但经诊断考虑为恶性肿瘤的比例不到2%。实际上,日常体检中这个比例会更低。
主要负责该研究的邵国良教授指出,研究选择的是40-69岁人群,为肺癌的高发年龄段。而且,参与筛查的市民大多数存在高危风险,比方说长期抽烟、环境污染。所以,筛查出恶性的比例更高。“不需要谈‘结节’色变,我们倡导的是,既非放任不管,也不过度医疗。”
医院放射科主任叶兆祥一直从事肺癌研究。他说,肺部小结节常可以分为肿瘤性、炎症性和结核性,临床发现绝大多数是炎症或结核性的良性结节。
说到这里,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松一口气了。
教你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迅速、准确地判断结节良恶性非常重要,这能为彻底根治争取宝贵时间。近年来,医院放射科诊断了数十例直径只有几毫米的恶性小结节,而后得到手术病理的证实,这些病人都得到了及时彻底的治疗。
但具体怎么判断良恶性是门大学问。
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能从结节的生长方式、结节的边缘形态、内部的密度高低和结节的生长速度、周围的血管结构等几个方面,寻找蛛丝马迹。经验丰富的邵国良教授团队总结了几条“*金原则”。对照着看,你也能知道CT中的哪几种肺部小结节得重视。
遇到两类小结节,一般是可以放心的。一是结节的形态比较圆,边缘是干净的、光滑的;二是结节是钙化的,里面有高亮的白点。
但有五种小结节,需要及时就诊。一是结节像周围有圈晕的月亮;二是结节的周围有角、刺伸出去的,和毛栗子一样;三是结节里有透亮的小空泡;四是结节里有血管扯进来的;五是结节周围的胸膜有牵拉的。
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超70%作为全国目前最大、专家参与最多的肿瘤影像学专业会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学术年会今年已经是第七届。而大牌专家们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还是早发现。叶兆祥医生指出,早期发现肺癌不仅治疗费用相对较少,而且治疗效果也最好。统计发现,I期肺癌患者结果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达70%以上,美国部分地区甚至达90%。目前,总体来说,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5%。可以看出,早发现非常重要。对此,邵国良教授很有感触。他说,随着检查精确性提高,能更早发现肺部小结节。而结节一旦被诊断为恶性或高度怀疑恶性,患者要马上找胸外科医生。即使最后被确诊为早期肺癌,也可以及时进行手术切除。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每周的周二上午、周三上午邵国良教授坐门诊,你都能向耐心和善的他发问。
早发现要做到下面这几条怎么才能预防或早期发现肺癌?几位大牌专家们总结了几点,非常有借鉴意义。1.45岁到74岁之间、吸烟20“包年”以上的烟民,每年做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所谓吸烟20“包年”,是指如果一天吸一包烟、连续吸烟20年。2.传统胸片检查可能将漏掉较小的结节,最好选择低剂量螺旋CT。3.不用担心低剂量螺旋CT的放射剂量,它只有常规CT的1/5-1/7。虽比胸片高一些,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4.建议到医院,医院做检查,资质和技术更有保障。5.女性当心二手烟及厨房油烟。烹饪时,养成使用油烟机的习惯,并注意将离油烟机或厨房较远的窗户打开通风。值得注意的是,油烟机下方若有窗户,烹饪时不要打开,以免造成废气再循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