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全国的秋老虎已经全部离开,进入了一个快速的降温阶段,仿佛在一天之内很多地区就由夏天进入了秋天,更甚者有的地区已经开始下雪,秋天对于他们来说是只存在于日历中的季节。
俗语中“春捂秋冻”中提到的“秋冻”是指秋天到来后,气温会稍有下降,但是不要过早穿上棉衣。这是因为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更加容易染上疾病。但是,这并不是说秋季一味的不增加厚衣服,一般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
“秋冻”不冻五部位:
头部
秋季头部不宜受凉,尤其不宜晨起洗头,这样易受风寒。
颈部
颈部也要注意保暖,否则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还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腹部
腹部保暖至关重要,因为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
关节
关节应格外注意,若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短装,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脚部
脚部保暖保健康,因为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特别是对于中年人来说,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如果受凉轻则感冒,重则冷气入骨,形成关节性风湿,这可就折磨人了,因为每到阴冷天气吗,风湿就会出来。这种侵入骨髓的疼痛极其难忍,造成极大的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