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脂肪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肿瘤外科傅俊惠主任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 [复制链接]

1#

年12月20日上午九点,医院杂交手术室正进行着有条不紊的工作:第一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被送来,麻醉医生为患者实施全麻,影像工程师为患者进行3D的CT扫描,精准找到患者左上肺大小约0.8cm的小结节,手术医生根据CT定位用细针把0.5ml的ICG显示剂打在病变周围,然后在患者胸部切一个3CM小孔,放入荧光腔镜,荧光标记的肺小结节马上显示出来,结合术前CT三维重建,清楚显示出肺的支气管、动脉、静脉,应用微创技术,行病变所在肺段作了精准切除手术,快速病理检查为“肺原位癌”。患者CT定位穿剌及麻醉手术一站式完成!这就是傅俊惠主任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的“一站式杂交手术室单孔腔镜荧光导航肺段切除术”。到下午四点,三台类似的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此类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肿瘤外科在借助高科技实施胸外科手术方面已跻身省内前列。这是我们团队在成功开展荧光导航食管癌精准手术之后的又一创举。

手术医师:傅俊惠、刘君、王义东、谢鹏鑫、廖伟南、林晓生、陈文焕;麻醉医师:郑良杰、马楚洲、姚坚鑫;3DCT操作及定位穿剌:杜泽森、郝哲学、王冬琦、林孝威;护士:吴佳峰、张泽楷、罗佳雄、欧阳依然、杨晓程。感谢团队每一位成员的辛勤付出。

01什么是杂交手术室?

杂交手术室(HybirdOperatingRoom)又称复合一体化手术室,)是一个配备有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如C臂、CT扫描机或MRI扫描仪的一种手术室,这些影像设备有助于对患者开展微创手术。

杂交手术室将血管造影等医学实时影像设备、DSA介入治疗等内科手术设备以及传统的外科手术设备全面整合在同一手术室空间内,如同融合了手术技术中的“外家套路”和“内家功夫”,使得多学科可以联合开展治疗肿瘤、血管、心脏、神经等复杂疾病。相比传统微创介入手术和外科类手术“内外分家”的手术方式,复合一体化手术患者不用在导管室和外科手术室间来回转移,也不用多次禁食麻醉,单次手术处理多种疾病,有效降低手术风险,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痛苦。

杂交手术是现代影像学技术、材料科学、血管腔内技术和传统外科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晶。当前主要被应用于心脏、血管和神经外科,但也适合用于其他许多外科领域。

杂交手术室的高清影像进行一站式术前诊断、术中(介入)治疗、术后评估

机架快速移动离开手术台,进行胸腔镜手术

02杂交手术室肺部小结节手术的应用

杂交手术室用于诊断和治疗肺部小结节有很多的优势。介入影像介导可提供的优势,如精确确定结节的位置,特别是在小的或毛玻璃不透光肿瘤、转移肿瘤和/或肺功能降低的患者。这可以在活检术中获得精确的导航定位以及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中获得精确的切除。最重要的是,在VATS中应用介入影像可代替术者触觉的丧失。这种新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通过对结节的精确定位而避免损伤健康的肺组织,这可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常由三步组成:1)CT或胸片发现结节;2)结节活检评估良恶性;3)如果需要,通过手术/放疗/化疗(治愈方法)或通过化疗栓塞/消融(姑息性方法)。在杂交手术室,可借助先进的影像设备,如移动式血管造影C臂、超声或支气管镜等来获得精确的定位。利用专业软件,在3D影像上,可对结节进行标记并设计活检针路径。VATS是一种切除肺部结节的微创技术,避免了开胸术对患者的创伤,促进了术后患者的恢复,并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在治疗的时候由于无需在影像学科室和手术室之间多次转移患者,避免两手术之间的空窗等待期,在同一手术室即可完成全部操作,手术时间可缩短至2-3小时。不仅避免患者在第一次手术结束后等待第二次手术的风险,还节省了二次麻醉、二次入ICU,在完全保证手术效果的情况下,降低了手术风险,大大节约了住院费用。杂交手术室是将造影系统等先进影像设备融合在净化手术室中,既不影响手术室的固有功能,又能通过其提供的高清影像进行一站式术前诊断、术中(介入)治疗、术后评估的洁净手术室。

鹰眼HDCT5秒快速扫描

立体直观显示结节病灶、定位穿刺针与肋骨的位置关系

断层上规划穿刺路径,三维容积图像直观显示穿刺角度和深度

“牛眼征”精准导航穿刺路径

切线位精准确认进针深度

透视导航下精准穿刺定位

03荧光导航技术

荧光腔镜技术就是利用荧光标记物与原发肿瘤,微小病灶,血流,淋巴转移病灶,淋巴等结合标记,然后以腔镜改造而成的特殊成像设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激发荧光标记物产生荧光信号,并将该荧光信号采集分析后,以数字化图像的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从而使术者可在直视下更好地分辨出肿瘤的边界,检出更多的微小病灶,监测组织血供,淋巴引流,以此提高腹腔镜诊断敏感性及手术质量。

荧光导航技术是指通过荧光染色显影,运用荧光导航胸腔镜技术。ICG荧光成像技术是指利用吲哚菁绿(ICG)收到近红外光照激发后形成的荧光信号,实现术中特定组织的靶向标记与定位的技术。其可以帮助手术医生精准确定淋巴、肿瘤的位置以及血管的血流状况,从而实现精准快速治疗的目的。

荧光导航胸腔镜技术

荧光信号,实现术中特定组织的靶向标记与定位

ICG荧光成像技术显示肺部小结节

03肺段切除术

肺段切除,又叫解剖性肺脏切除,对早期肺癌患者而言,采用该术式后的生存期。与采用标准肺癌切除术后的生存期,没有明显差异;而进行解剖性肺脏切除后,可以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肺部功能。

但是,肺段切除时,结节辨认比较困难,且肺段平面的选择也相对较难。所以在手术前,需要在CT引导下定位,术前做3D血管重建,以此明确肺部结节的位置,从而保证在最大限度切除肺段的同时,保留正常的肺功能。从外科角度而言,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切口微创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了肺组织切除范围的微创化,因此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显著减轻、住院时间缩短、术后肺功能更佳。

胸腔镜的技术优势还在于术野的强化和共享。新一代的胸腔镜可以实现高清同传影像,能够更为清晰的辨别解剖结构,使得段间平面的辨认更为直观。红外技术和荧光技术的组合尝试也为如何更精准的识别段间平面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肺段切除术适应证

肺段切除术可以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意向性与妥协性)、转移性肺癌和非肿瘤性病变等多种疾病。

术前做3D血管重建

3D重建规划切除肺段

切除的肺小结节0.8cm

荧光腔镜确认结节被切除

我院拥有国内最先进的一站式杂交手术室,是现代影像学技术、材料科学、血管腔内技术和传统外科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晶。手术患者不用在影像科室和外科手术室间来回转移,也不用多次禁食麻醉,单次手术处理多种疾病,有效降低手术风险,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痛苦。ASSIST穿刺导航制定精准穿刺路径,实时引导穿刺针到位。荧光导航技术精准切除病变肺段,微小的肺结节病灶无所遁形。解决各类复杂手术,降低手术风险,节省手术时间实现介入和外科手术快速切换,是复合手术不二之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