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脂肪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脊柱常见病变的MR诊断 [复制链接]

1#

?

?正常脊柱解剖?

?

脊柱常见病变

退行性变脊柱外伤

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

脊柱退变:1.椎间盘突出症2.椎小关节退变3.椎体滑脱4.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马尾神经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综合征,其中椎间盘突出占90%,是腰腿疼常见原因。

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突出程度及形态分为以下四型:

1.椎间盘膨出

2.椎间盘突出

3.椎间盘脱出

4.髓核游离

正常椎间盘

椎间盘变性下图示:

早期改变为水分减少,尤其髓核内,T2WI信号极低,椎间盘钙化、真空性改变

终板骨软骨炎:

是一种发生于椎体终板的无菌性炎症

常继发于椎间盘退变,是造成患者腰部疼痛的原因之一,脊柱各段均可发生,腰椎最为常见

病理基础:

椎间盘变性后引起相邻终板区软骨面形成裂隙,炎性血管肉芽肿组织进入裂隙,造成相邻骨髓水肿和充血

终板骨软骨炎分型:骨髓型、椎间盘型、结节型(Schmorl)、混合型

骨髓型又分I、II、III型

I型:骨髓水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II型:脂肪沉积(T1WI高信号、T2WI较高信号)

III型:骨质硬化(T1WI、T2WI均为低信号)

I型上图示

II型上图示

III型上图示

结节型周围伴I型或II型

椎间盘型:

平扫阴性,增强扫描沿椎间盘边缘见横行线状或带状高信号强化区

混合型:

同时出现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病变

椎间盘膨出:

椎间盘边缘环状、均匀超出椎体骨性边缘轻度膨出时表现为椎间盘后缘正常肾形凹陷消失,圆隆饱满重度时弥漫膨出的椎间盘边缘明显向四周均匀一致增宽,超出椎体上下边缘,椎间盘仍对称、没有局限性突出,外形保持椭圆形,严重时可致硬膜囊明显受压、椎管狭窄。

椎间盘膨出上图示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边缘局限性

超出椎体骨性边缘

椎间盘突出根据突出方向分为五型:中央型、旁中央型、椎间孔型、极外侧型、Schmorl结节下图示

蓝色:“中央区”,后纵韧带在此区最厚,椎间盘突出通常不是轻微偏左就是偏右。

粉红色:“旁中央区”,此区后韧带较薄,常在此区出现椎间盘突出。

绿色:“椎间孔区”此区椎间盘突出很少见,治疗麻烦,因为此区具有超精细神经结构的“背根节”(DRG),对于背根节的任何压迫将导致严重的坐骨神经痛及神经元损伤。

*色:“极外侧区”,此区椎间盘突出罕见,治疗棘手,此区的椎间盘突出还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下肢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SD)样症状。

椎间盘突出中央型上图

椎间盘突出旁中央型上图

椎间盘突出-许莫氏结节

髓核经椎体软骨板的裂隙突入椎体内,造成椎体内出现半圆形缺损影

许莫氏结节上图

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

脱出:髓核突入椎管呈块状,与未突出部分有窄颈相连,突出部分与未突出部分信号相似

髓核游离:椎间盘纤维环几后纵韧带破裂,游离的髓核由此突入椎管

椎间盘脱出上图

椎间盘脱出上图

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

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

脊椎退变

椎间盘病变、椎小关节病变、椎体滑脱、椎管狭窄

椎小关节退变:

椎小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突骨质增生

软骨下骨侵蚀

椎小关节退变影像学诊断分级:根据CT、MRI将腰椎小关节退变程度分为4级,是目前公认的小关节退变影像学分级法。

CTMR

正常人腰椎小关节-0级:影像学表现关节间隙正常(2mm)上图

CTMR

腰椎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I级:关节间隙变窄,伴有或不伴有关节突肥大(和)或轻微骨赘形成上图示

CTMR

腰椎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2级:关节间隙变窄(小于2mm),中度关节突肥大(和)或中度骨赘形成及少量软骨下骨侵蚀上图示

CTMR

腰椎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3级:关节间隙变窄(小于2mm),重度关节突肥大(和)或巨大骨赘形成,严重软骨下骨侵蚀(和)或软骨下囊肿可见。

上图示

椎体滑脱:

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发生移位

前方滑脱、后方滑脱、侧方滑脱

病因:

退变-椎间盘、椎小关节

椎弓峡部崩裂

椎体滑脱—分度上图示

退行性滑脱:

退变导致的椎体椎弓的移位

多为1°

椎间隙可有狭窄

椎弓峡部完整

椎弓峡部裂:

椎弓峡部单侧或双侧断裂

椎管前后径增宽

T1WIT2WI

L4椎体向前1°滑脱上图示

椎管狭窄定义:

构成椎管的脊椎、软骨和软组织异常

引起椎管有效容积减少

压迫脊髓、神经和血管等结构,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

临床上椎管狭窄多见于颈、腰段。

诊断标准:

颈椎:椎管前后径小于10mm(绝对狭窄)

腰椎:椎管前后径小于10mm(绝对狭窄)

椎管前后径10-15mm(相对狭窄)

侧隐窝:前后径小于3mm(绝对狭窄)

椎间孔(神经根管):前后径小于3mm(绝对狭窄)

椎管狭窄

病因: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1.粘多糖病2.软骨发育不全

获得性椎管狭窄1.退变性2.脊椎滑脱(峡部裂)3.肿瘤4.创伤

部位:中心型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椎间孔狭窄

椎管狭窄-退变

病因:

椎间盘病变:突出/脱出/膨出

骨质增生:椎体/椎小关节

椎体退行性滑脱

韧带增厚、钙化或骨化

MR表现:

椎管、椎间孔、侧隐窝狭窄

由轻到重:硬膜外脂肪受压硬膜囊受压脊髓、马尾受压

T2WIT1WI

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上图示

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上图示

*韧带增厚椎管狭窄上图示

CTMR

颈后纵韧带增厚、钙化-椎管狭窄上图示

脊柱外伤

脊柱的“三柱”(Ferguson)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和椎间盘的前2/3

中柱--椎体和抓紧平的后1/3、后纵韧带

后柱--脊柱附件、*韧带、椎小关节囊和后韧带集合体

中柱和后柱包裹了脊髓和马尾神经,该区的损伤可以累及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柱的损伤,碎骨片和髓核组织可以突入椎管的前部,损伤脊髓。

脊柱的“三柱”(Ferguson)上图示

颈椎腰椎

脊柱的“三柱”上图示

脊柱骨折-分类

依据骨折的稳定性分类

稳定性骨折:属轻度和中度的压缩骨折,脊柱后柱完整

不稳定性骨折:脊柱三柱中二柱骨折、爆裂骨折、累及脊柱三柱的骨折脱位,常有神经障碍症状

依据骨折形态分类:

1.压缩骨折

2.爆裂骨折

3.撕脱骨折

4.Chance骨折:经椎体、椎弓及棘突的横向骨折

5.骨折-脱位:脊柱骨折合并脱位

脊柱骨折的影像学检查

X线、CT、MR三种检查各有各的优点

T1WIT2WIFST2WI

T11新鲜骨折L1陈旧骨折上图示

T1WIT2WISTIRT2WI

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上图示

STIR

C4骨折、脱位,颈髓损伤上图示

T1WIT2WISTIR

L1爆裂骨折L2为骨挫伤上图示

颈椎滑脱、脊髓损伤、椎小关节交锁

脊柱感染:

化脓性脊柱炎、脊柱结核、布氏杆菌脊柱炎

化脓性脊柱炎MRI信号特点: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IRM:明显高信号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弥漫性强化。

化脓性脊柱炎上多图示

脊柱结核:

MRI信号特点:

--结核感染时椎体内易发生干酪样坏死,MRI通常表现信号不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呈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

--椎体常失去正常形态,脊柱成角后突

脊柱结核上多图示

布氏杆菌脊柱炎

MRI表现:

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

椎体破坏周缘骨质硬化、一般无死骨,椎间隙略变窄,椎间盘破坏较轻

骨质增生修复大于骨质破坏,椎体形态正常或轻度楔形变,椎体边缘大量骨赘形成、周围韧带钙化

椎旁脓肿较局限

布氏杆菌脊柱炎上多图示

脊柱肿瘤:

血管瘤、脂肪瘤、转移瘤、脊索瘤

脊柱血管瘤CT表现:横断面可见粗大的网点状骨小梁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显示粗大的松质骨纹呈栅栏状排列

MRI表现:T1WI等、低混杂信号,内见栅栏状/网眼状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IRM呈明显高信号,此像与脂肪瘤鉴别

椎体血管瘤上图示

椎体血管瘤上图示

脊柱脂肪瘤

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

脂肪细胞过度生长造成

MRI表现:T1WI呈高信号T2WI呈较高/等信号TIRM呈低信号(脂肪抑制)

T1WIT2WISTIR

L2椎体脂肪瘤上图示

脊柱转移瘤

MRI表现:信号复杂

转移灶在T1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呈高或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增强扫描病灶呈中等度强化,或明显强化

T1WIT2WI

矢状T1WI、T2WI显示多个椎体及附件呈异常低信号;椎间盘未受累

中央型肺癌脊柱转移上图示

T9椎体单发转移上图示

脊索瘤

MRI检查

骨质破坏区;信号不均匀

--T1WI呈等或低信号

--T2WI呈明亮高信号,可有低信号纤维分隔

椎间盘可受累

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

脊索瘤上多图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