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脂肪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2年新加坡身家亿万医生,40岁不幸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控制 https://m.39.net/pf/a_n3duf6l.html

张庆祥出身新加坡普通贫民家庭,现在已经是身价亿万的美容医生,他的成功之路充满艰辛,也非常励志。

只不过,在这条路的尽头,等着他的不是长久的好日子,而是患癌的倒霉事。

年10月18日,他才40岁就走了,他临终前说的话让很多人深思。

那时候,他被邀请去做了个演讲,讲的是他对生命、财富和生活意义的一些看法,挺实在的,也很真诚。

张庆祥回顾自己的成功之路,没有过多强调自己在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而是以反思的态度看待过去的各种心态。

他重新审视了小时候的自己,说自己是个“特别争强好胜”的人,想在运动、学习和领导能力方面都做到最好,可这些并没有给他带来看得见的财富。学成后,医院眼科当了个小见习生,这让他觉得有些失落。

医院的朋友都赚了大钱,也想跳槽转型。他对自己说:“够了,这条路太长了。”

张庆祥心里有个英雄梦,想成为受社会尊敬的人。

在新加坡,这种人一般都是名人、政治家或者大富豪,绝对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全科医生,所以他就开始了自己的转型。

之所以进入医疗美容行业,是因为当时美容业发展很快,人们越来越爱漂亮,张庆祥觉得这个行业有前途,就决定干这行了。

开始工作后,他立马感觉到了两个工作环境的不同,以前病人会嫌三十块的诊金太贵,现在却愿意花一万块的“大钱”去做抽脂手术。

发现能赚这么多钱后,他就啥业务都开展了,抽脂、隆胸、割双眼皮等等,基本上啥都做。这也让他越来越有钱,诊所的预约都排到3个月以后了,他也因此慢慢变成了“富豪”。

业务的增长让张庆祥觉得,自己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开始请医生,还把业务拓展到了印度尼西亚,把那里的阔太太们拉到自己的诊所,给她们提供服务。

女人们爱美的心思不会变,她们的追捧让张庆祥感觉自己好像站在了云端上,开始计划怎么花这些赚来的闲钱,买车、盖房都在他的计划中。

他买了自己的第一辆法拉利,还对他的一个银行家朋友说:“走!咱们一起买地盖几栋房子去。”

张庆祥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新加坡经济发展得很快。根据世界银行和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从年到年,新加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7万左右增加到8.4万美元,涨了三倍,还进入了全球十大富裕国家的行列。

他能成功,虽然离不开他自己的追求和努力,但其实也是因为他沾了巨人的光,赶上了好时代。

约翰·柯蒂斯·佩里评价新加坡时写道:“一眼看去,一块赤道边上的丛林沼泽地,好像没什么打造世界级城市的好条件。在新加坡之前,热带地区没出现过全球性大都市,之后也没有。”

张庆祥所在的生命科学行业一直是新加坡重点发展的产业。这个东南亚小国没有足够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来支撑制造业的发展,所以只能往新兴领域发展。

在具体发展水平上,这儿虽然不是世界级的行业老大,但医院档案和基因库建设都挺厉害,这也给张庆祥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

依靠精准的产业定位、区位优势,以及对世界先进知识和人才的开放,新加坡创造了惊人的经济奇迹,张庆祥的事业发展速度同样令人惊叹。

只不过,他只是这个国家的小分子,没那么幸运能一直“富”下去,病魔悄然而至,给他的成功画上了悲伤的句号。

张庆祥差不多是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知道自己得病了,这消息太突然了,病得还特别重,就跟晴天打了个霹雳似的,他实在是没法接受。

那时,PET扫描结果表明,他的肺癌已经到了第四阶段,扩散到了脑部和半边脊椎,肺部、肝脏、肾上腺都有肿瘤,属于晚期了。

他死活都不信,自己一百多个亲戚里没一个得癌症的,好多人还天天抽烟,咋就自己这么“背”呢?

张庆祥平时工作挺忙,但也没忘了运动,甚至在检查结果出来的前一天,他还在健身房举重锻炼呢,生活习惯那是相当健康。那肺癌咋就突然找上他了呢?

其实,肺癌来之前是有预兆的。医院检查,就是因为健身时感觉背痛得厉害,而且持续了好长时间。

他一开始做了个核磁共振,结果只是说他的骨髓代谢有点异常,后来做了个PET才发现问题很严重。

他立刻问医生自己还能活多久,这也是很多肺癌晚期病人最关心的事儿。医生很直白地告诉他,活不过六个月,如果化疗,也就能保证三到四个月。

医院病床上时,感觉自己听到了一个类似自言自语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但那可能就是他在那种情况下,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那个声音不一般,不是问“几点走”“去哪里吃饭”这种事。那个声音跟他说,这场病对他来说也许是必须的,因为要不是这样,他不会明白,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到底是啥,还有以前他追求的东西哪里不对。

只有在他最风光的时候,他才能真正明白,没从高位上掉下来的人,是不会有这么大的转变的。那一刻,张庆祥忍不住哭了,情绪完全失控了。

从低谷走出来后,张庆祥变了。这场病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人生观。他说,以前他觉得快乐就是要不断地追求财富,但生病后才发现,就算拥有再多这些东西,也不能给病人带来一丝一毫的安慰和快乐。

比起物质上的东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当内心消沉时,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和分享,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慰藉。他从与普通人的这些交谈中汲取了力量,由衷地笑了。

他终于懂了,很多时候,钱不能让人真的开心,有钱人也有烦恼,穷人反而能在简单的事情中找到快乐。

同时,他也开始反省自己以前在过年的时候,开着跑车在亲戚朋友面前显摆的行为,觉得这只是一时的虚荣,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太不应该了。

他也开始试着理解他们的想法,觉得自己这么做,他们并不会真心为自己开心,说不定还会嫉妒和恨自己,就因为他有他们没有的东西。

曾经的他既自负又自信,认为自己有天赋、有实力,无需依靠任何人,仅凭自己的努力就能成功。现在的他终于明白,人是无法脱离群体生活的,人类社会中不存在真正的孤狼。

生病后,他还开始试着和其他患者深入交流,因为他们有共同的遭遇,能相互理解和鼓励,沟通也更方便。

一般病人要是听到普通人跟他们说要保持积极乐观,很多时候都不会听进去,反而会想,你又不是我,你怎么能懂我的心情,要是你也生了病,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这方面,张庆祥有自己的优势,他和患者是同病相怜,他明白只有生了病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苦乐。

在演讲的末尾,张庆祥说出了他最想告诉大家的话,那就是尽早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绝对不是财富。他表示,富有并没有错,错的是不知道怎么管理自己的财富。很多人都是拥有的越多,想要的就更多,就像他自己一样,这最终让他失去了方向,陷入了困境,无法自拔。

他想提醒大家,一个人积累的财富并不属于他个人,也无法私人拥有,在人离世时,这些东西都带不走。他不希望大家像他一样,因为自身的个性和认知的偏差,太晚才明白这个道理。

生病以后,他还明白了要在心底有个念想,不能光想着自己,还得学会爱别人,帮助别人。

可以参考的资料

1、拥有千万身家的美容医生,40岁因癌症去世,他在去世前说了这些话

2、一位新加坡百万富翁医生的沉思遗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