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癌路上,医生是陪伴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最有力的同行者,而名医专家又是在这条路上看得多看得远的人,他们的忠告堪称金句。
图源:视觉中国
先敲个黑板上组数据:
“年杭州市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为.01/10万,较去年增长了9.15%。”
“男性.89/10万,女性.16/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城区发病率为.99/10万,郊县发病率为.88/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郊县。”
“年杭州市户籍全人群发病前5位的恶性肿瘤: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和结肠癌。”
这是昨天,在杭州市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发布的最新杭州癌谱数据。
用比较直观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每10万杭州人就有人患癌!”
癌,离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么近。但震惊恐惧都没实际意义,诚如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指出要引导全社会科学抗癌、预防先行。
是的,癌症是可以防治的,而如何才是科学抗癌呢?听听名医们怎么说。
忠告一:不管抽不抽烟,每年都去查一次低剂量螺旋CT吧。早查早治,肺癌没那么可怕。
△忠告人:毛伟敏,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医院胸部肿瘤外科,尤其擅长于肺癌、食管癌的综合治疗。
“长期吸烟史者、经常接触有害气体者、有肺部慢性疾病者、有职业病史或家族中有患肺癌者的中老年人,甚至是长期在厨房工作的家庭主妇(夫)或厨师,最好能每年查一次低剂量螺旋CT。”
“哪些人,每年,一次”,专家的忠告已具体到人群与频率。
关于这个检查,毛伟敏多年前就开始提及,而且到底哪些人群应该去做这个检查也说得越来越详细。年时,他建议45岁以上吸烟或吸二手烟者每年去查一次,后来,就如上所说,经常下厨的人也应该去做这个检查。
检查的意义在于能够早期发现。毛伟敏表示,只要做到早查早治,肺癌并不可怕。至于有些人担心的辐射问题,他也解释,低剂量螺旋CT检查照射剂量低于普通的X线正侧位胸片和胸部透视的照射剂量,是很安全的。
忠告二:有甲状腺结节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要么过度紧张要么漠不关心。
△忠告人:葛明华,医院院长。头颈肿瘤专家,擅长甲状腺、口腔颌面、耳鼻咽喉肿瘤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
最新的杭州癌谱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而在女性群体中,甲状腺癌位居第一。
这个问题,葛明华经常被问到。他表示,“为什么女性高发,推测可能跟雌激素水平有关,年轻女性雌激素水平更高。”他指出,“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明确的有两个,电离辐射和家族遗传因素;雌激素等是可能的风险因素。”所以,有些人要注意避免应用雌激素。
至于加碘盐是否导致甲状腺癌,这一直是个医学界的争论话题。葛明华个人建议,可以低碘饮食。
对于已经检查出来的甲状腺结节又该怎么看待呢?过度紧张和漠不关心都不正确。对此,葛明华建议需要手术的几种情况:肿块大(学术界多定4cm以上),当然主要看有没有压迫气管,影响呼吸,或者明显影响外观;有恶变倾向;肿块往下长掉入胸腔或本身长在胸腔。
忠告三:看、摸、卧、拧,成年女性每个月这么自检下胸。
△忠告人:黄建,浙江大医院副院长,擅长治疗:乳腺疾病、甲状腺病、胃肠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等早期诊断、外科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选择等。
具体来说,看是面对镜子双手下垂,仔细观察乳房两边是否大小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
摸是左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手指之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三四圈),至全部乳房检查完为止,用同样方法检查右边乳房。
卧指平躺下来,左肩下放一枕头,将右手弯曲至头下,重复“摸”的方法,检查两侧乳房。
拧是指除了乳房,亦须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肿大,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压拧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
黄建表示,乳腺癌筛查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甚至是“治愈”,同时还可以降低治疗所需费用。
无论是哪个年纪的女性,只要发现自己的乳房有肿块,如果这个肿块不会随月经期的改变而变化的一定要警惕,特别是还在逐渐增大,或者摸上去触感越来越硬的,建议及时就诊。医院检查,最佳时间是月经结束后的5-7天。
忠告四:抽点血筛查下或再去做个胃镜,胃癌就不会那么晚发现了。
△忠告人:吕宾,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消化内科,在早期胃癌的诊断和胃癌前病变的处理、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肠道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千万不要凭症状判断胃部健康状况。胃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一旦感觉疼痛、消瘦,往往已到中晚期,大家一定要注重胃癌的早期筛查。”吕宾介绍,早期发现胃癌对于患者而言不仅是生存期的延长,而且对其家庭和社会来说也能大大减轻经济负担。怎么早期筛查呢?可以先做血清学检查,视风险高低来制定随访计划。但40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
1、生活在胃癌高发区;
2、有胃癌家族史;
3、有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
4、饮食喜欢高盐、油炸、腌制、烟熏等;
5、幽门螺杆菌感染。
忠告五:预防结肠癌,少吃红烧鱼,一周不要超过两次。
△忠告人:郑树,浙江大学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视作医学领域的一棵“常青树”。在浙大二院大肠外科,秉承肿瘤多学科交叉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理念,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
郑树是肿瘤专家,耄耋之年的她笑称自己是“80后”。
她说,不是说红烧鱼不好,而是这种烹饪的方式不好。油炸(即高温处理)的动物蛋白和脂肪,会产生一种名为“杂环胺类”的致癌物质。只不过提倡大家不要多吃,一周不超过两次。
关于抗癌和养生,郑树的很多忠告都值得记在脑中。她说,现在患肿瘤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肿瘤的发病和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心态及遗传等相关。她观察到,“乐观豁达的癌症病人要比抑郁悲观的病人,治疗效果要好。”
她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隔两三年,做一次肠镜。对于但很多人不肯做肠镜的现状,她带领团队研究如何通过大便里的分子标志,来早期发现大肠癌。
提到养生,她说心态好最重要,不偏食,当然,油炸、烟熏食物尽量少吃。提醒人们45岁以后要补充钙片多喝牛奶。她以前爱喝绿茶,现在改喝红茶加柠檬汁。
关于运动,她坚持每天走路半小时,到微微出汗为止,但她尽量少走楼梯,表示这是骨科教授严世贵教她的,关节软骨再生不易,走楼梯容易让它磨损过度。
忠告六:大多癌与生活相关度仅1%,99%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大肠癌与生活方式关系最密切。
△忠告人:张苏展,曾任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
尽管现在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张苏展坦言,致癌物与癌症发病,关系不是普通人所想象的一一因果对应。他认为:一个人是否得癌,与他个体的遗传因素、基因表达关系更大。“绝大部分癌症与生活习性的相关度只有1%左右,99%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因为基因没办法改变,预防癌症只好从这1%着手。大肠癌是与生活方式关系最密切的癌种。”
但人们是否就此无所作为?
“不!”
张苏展建议,避免“坏基因”引发致命危害,就是保持一份警觉,平时用好的生活方式“调教”它,或是在它“使坏”的时候,利用靠谱的医学检测手段,及时捕捉它,遏止它。
忠告七:假如你上腹部突然出现不适,体重下降、突发黄疸等,那你要注意啦。
△忠告人:梁廷波,浙大一院党委书记。
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易不知不觉中招。梁廷波指出,只要大家对这些危险因素提高警惕,就能尽早发现问题:比如上腹部突然出现不适、体重下降、有了久治不好的“胃病”、不能缓解的背痛、突发黄疸等,45岁以上的中年人,对这些因素要格外注意。
忠告八:宫颈癌可以做到一级预防的,我就建议女儿去打了疫苗。
△忠告人:吕卫国,浙大妇院党委书记、院长
女性要承担十月怀胎,生殖系统的健康尤其重要,很想和女同胞说一句,妇科不少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一定要做好筛查。
比如子宫内膜癌,平时要注意身体是否出现下腹痛、不规则出血等相应症状,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给年轻的女性保留生育功能。卵巢癌没有很好的筛查手段,建议有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的人,如果出现腹胀、腹水等症状要注意。相比之下,宫颈癌更容易预防,目前宫颈癌可以做到一级预防,即接种疫苗。筛查为二级预防,治疗为三级预防。我就建议女儿去打了疫苗。
病急容易乱投医,再次提醒女同胞们,患上妇科肿瘤不可怕,千万别听信偏方,耽误治疗。
忠告九:乙肝病毒携带者真的要远离酒精。不要听到肝癌两字就害怕,在身体里装入别人的肝,生活一样很精彩。
△忠告人:郑树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器官移植及肝胆胰外科开拓者之一。
郑树森表示,感染乙肝病毒,如果再大量喝酒,会导致肝癌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业内学者做过相关研究,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大量酗酒,发展为肝癌的速度将加快一倍。这是非常可怕的,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要远离酒精,减少肝癌发生的风险。
在身体里装入别人的肝,生活会否变得病病怏怏?郑树森说,好多病人组成肝友会,身体非常好,看不出做过移植。移植病人,也可以活得精彩。
忠告十:性格开朗点,乐观接受治疗,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忠告人:医院纪委书记,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癌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曾有医生指出,有很多癌症病人都有性格内向、平时和家里人沟通少等特质,称之为“癌症性格”。这种容易压抑的性格对肝癌、胆囊癌和乳腺癌的影响更大。
对此,孟旭莉表示赞同,她说同一病期、同一类别的病人,情绪不同,愈合的程度肯定会不同。性格开朗些的病人,更乐观地接受治疗,免疫功能相应会增强。
10大名医的防癌金句
快快收藏好
原标题:《每10万杭州人就有人患癌!10大名医的抗癌金句来了》